河鼓二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0 | |
---|---|
星座 | 天鷹座 |
星官 | 河鼓(牛宿) |
赤經 | 19h 50m 46.9990s[1] |
赤緯 | +08° 52′ 05.959″[1] |
視星等(V) | 0.77 [1] |
特性 | |
光谱分类 | A7V[1] |
U−B 色指数 | +0.08 [2] |
B−V 色指数 | +0.22 [2] |
V−R 色指数 | 0.0 [1] |
R−I 色指数 | +0.14 [2] |
变星类型 | 盾牌座δ[1] |
天体测定 | |
徑向速度 (Rv) | −26.1 ± 0.9 [1] km/s |
自行 (μ) | 赤经:536.87 [1] mas/yr 赤纬:385.57 [1] mas/yr |
视差 (π) | 194.45 ± 0.94[1] mas |
距离 | 16.77 ± 0.08 ly (5.14 ± 0.02 pc) |
绝对星等 (MV) | 2.21 [註 1] |
詳細資料 | |
質量 | 1.79 [3] M☉ |
半徑 | 1.63 to 2.03 [3][註 2] R☉ |
亮度 | 10.6 [4] L☉ |
溫度 | 6,900 to 8,500 [3][註 2] K |
金屬量 | [Fe/H] = −0.2 [3] |
自轉 | 8.9 hours [4] |
自轉速度 (v sin i) | 286 [3] km/s |
年齡 | <109 [5] 年 |
其他命名 | |
參考資料庫 | |
SIMBAD | 资料 |
河鼓二,即著名的“牛郎星”,“天鹰座α”(α Aql/Altair),又叫“牵牛星”或“大将军”,在日文中称作“彦星”。
排名全天第十二的明亮恒星,白色。在星空观测中,是夏季大三角中的一角。它和天鹰座β星(河鼓一)、天鹰座γ星(河鼓三)的连线正指向织女星。西方称呼此星为Altair,是阿拉伯语的“飞翔的大鹫(Al nasr-l'tair:النسر الطائر)”的缩写。
位置:赤经19时48.3分,赤纬8度44分。
简介
[编辑]河鼓二距离太阳系16.7光年,是恒星光谱A型中的主序星。它的质量為太阳的1.7倍,直径为太阳的1.8倍,亮度是太阳的10.6倍。表面温度约7000摄氏度。
在200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曾有人主张该星事实上是一颗周期为1.5小时的盾牌座δ變星。[7]。
该星与著名的天狼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都是非常年轻的恒星(形成时间可能仅有数亿年),其内核都是由氢的核聚变反应产生的氦构成。这样的恒星,在其寿命达到35亿年左右时,由于氢原料的耗尽而向内收缩,形成红巨星,最终演化成白矮星。河鼓二星的自转速度非常高(每秒286公里,自转一周需8.9小时),因此在外形上呈现椭球形。其赤道直径是两极直径的1.14倍。
1983年、日本科学家森本雅樹和平林久一起,从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室里向河鼓二发射了无线电信号。这也是日本首次参加METI项目(Messaging to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即Active SETI(主动搜寻地外文明计划)。
伴星
[编辑]1978年之后,科学家观测到河鼓二是有3颗伴星的四重联星。其三颗伴星分别被命名为WDS 19508+0852B,WDS 19508+0852C,WDS 19508+0852D。但是后来发现此三者很可能是在河鼓二附近出现的不相关恒星,因此尚且有争议。该三个恒星可能是红矮星,也可能是褐矮星。2007年,NASA再次宣布:该三个恒星只是河鼓二(牛郎星)的光学伴星。目前河鼓二已经被认定为单星,不存在伴星系统。另外此三个假的河鼓二伴星视星等全部为9等以下,可以推测它们和太阳距离比较遥远。
行星系
[编辑]根据哈勃空间望远镜的观测结果,目前还没有发现可观测到的类木行星。
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如果在距离河鼓二主星3.4天文单位的位置上存在类地行星的话,在该行星上很可能有液态水。但是考虑到该星系尚还年轻,该类地行星也会像最初10亿年的地球一样,处在陨石和流星不断撞击中。即便存在生命的话,只有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和细菌能够存活。
传说
[编辑]东方
[编辑]与天琴座的织女一,构成七夕神话中的牛郎织女。而牛郎星的两颗伴星——河鼓一(天鹰座β星)和河鼓三(天鹰座γ星)则是牛郎与织女所生的两个孩子。受古代中国文化的强大影响,该神话在东亚、东南亚及其他华人地区流传甚广,在日本民俗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
西方
[编辑]參見
[编辑]註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NAME ALTAIR -- Variable Star of delta Sct type, database entry, SIMBAD. Accessed on line November 25, 2008.
- ^ 2.0 2.1 2.2 2.3 VizieR. webviz.u-strasbg.fr. [2020-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 ^ 3.0 3.1 3.2 3.3 3.4 Monnier, J. D.; Zhao, M.; Pedretti, E.; Thureau, N.; Ireland, M.; Muirhead, P.; Berger, J.-P.; Millan-Gabet, R.; Van Belle, G. Imaging the Surface of Altair. Science. 2007-07-20, 317 (5836): 342–345. ISSN 0036-8075. doi:10.1126/science.1143205 (英语).
- ^ 4.0 4.1 Peterson, D. M.; Hummel, C. A.; Pauls, T. A.; Armstrong, J. T.; Benson, J. A.; Gilbreath, G. C.; Hindsley, R. B.; Hutter, D. J.; Johnston, K. J. Resolving the Effects of Rotation in Altair with Long‐Baseline Interferometry.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6-01-10, 636 (2): 1087–1097 [2020-10-14]. ISSN 0004-637X. doi:10.1086/4979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6) (英语).
- ^ Altair. www.daviddarling.info. [2020-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9).
- ^ Entry 19508+0852, The Washington Double Star Catalo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ted States Naval Observatory. Accessed on line November 25, 2008.
- ^ Buzasi et al. 2005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619, 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