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徵 (中華民國)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徵[註 1](1887年—?)[1]字文伯,吉林省宁安县(今属黑龙江省)人,中华民国经济学家、政治人物。[2][3]
生平
[编辑]王徵10岁丧父,靠母亲抚养成人[3]。1914年,王徵以公费赴美国留学[3]。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学,获得硕士学位[4]。在美国期间,与胡适、蒋梦麟均为哥伦比亚大学同学[3]。
归国后,王徵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后来到東北大學任教[5]。王徵还曾任交通银行经理[4],此外还先后在劝业银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任职[3]。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于1919年(民国八年)5月1日到达中国访问。其间,胡适是杜威在北京、天津、济南、太原等地讲演的主任翻译,但杜威在其他地方讲演时,胡适因还需要在北京大学,不能随往,所以胡适的老朋友(也是哥伦比亚大学时期的老同学)王徵担任杜威在奉天城(即今沈阳)区访问的翻译,杜威访问中国其他各地如南京、上海等处则另由杜威的学生分担。[6]
1920年,倡导新文化运动的胡适、蒋梦麟、李大钊、高一涵、张慰慈、陶孟和、王徵七人联名在《晨报》发表《争自由的宣言》。1921年5月,王徵和胡适、蒋梦麟、丁文江四人决定组织“努力社”,出版《努力周报》。[3]
1926年2月27日,徐志摩在致陆小曼的信中说:“今天与徐振飞谈得极投机,他也懂得我,银行界中就他与王文伯有趣,此外市侩居多。”王文伯即指王徵。两年后,徐志摩曾与王徵结伴西行。[3]
1927年8月5日,王徵出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钱币司司长,任至同年10月20日被免职(同年10月,钱币司被撤销,改设金融监理局)。1928年10月31日,被任命为国民政府铁道部常任次长,1929年9月10日被免职,由黎照寰接任。其间,1928年11月13日,被任命为国民政府铁道部理财司司长,1929年5月18日被免职。他还曾任建设委员会委员[7]。1935年,出任立法院立法委员,任至1937年2月6日被免职。1936年12月18日,出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兼浙江省建设厅厅长,1937年11月9日被免职。[2]
1920年6月,郁达夫在日本时,便曾为王徵作《送文伯西归》一诗。1934年10月,郁达夫曾赴天台,由王徵作陪。1938年,郁达夫、王映霞分手之后,胡健中曾在汉口王徵寓所内多次遇见王映霞,胡健中在为《王映霞自传》所作的序中记录了此事,此外序中还提到了王徵1951年在美国遭遇火灾之事。[3]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徵经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嘉璈推荐,一度出任中东铁路董事长。在东北任职的三、四年间,王徵大力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当时,长春满洲国皇宫所存的历代文物散出,王徵因此收获颇多。[3]
1948年6月15日,王徵被任命为行政院政务委员,同年10月5日免职。[2]
1949年前后,王徵经香港赴美国,定居美国纽约[3]。直到逝世一直在美国居住[5]。1951年,王徵在纽约的寓所遭遇火灾,被火烧伤双手,住院治療,双手完全變色[3][8]。经胡适照顾,转危为安[3]。此后,王徵遂靠出售古董作寓公[8]。王徵的卒年不明。一说1963年逝世[3]。但是1984年,據與王徵同为吉林人且先後为同學的田雨時吿称,王徵尙健在,年已98岁,居住在紐约,拒绝見客,仍靠出售古董維持生活[8]。
注释
[编辑]- ^ 其名字在中国大陆1949年之后出版的著作中,经常被写作“王征”,或者甚至误写为“王澂”。
参考文献
[编辑]- ^ 生年1887年据《胡适及其友人: 1904-1948》。
- ^ 2.0 2.1 2.2 刘寿林等编,民国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申闻. 原是一个王文伯. 南方都市报. 2012-08-26. GB26 阅读周刊.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2) –通过南都网.
- ^ 4.0 4.1 蔡元培全集16,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55页
- ^ 5.0 5.1 耿云志,胡适及其友人: 1904-1948,商务印书馆,1999年
- ^ 胡适口述自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4页
- ^ 此见刘寿林等编《民国职官年表》附录中的人物介绍,但年表正文中并未列出。
- ^ 8.0 8.1 8.2 傳記文學1984年第260-265卷,第235-2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