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乾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道乾(1921年—1993年),浙江紹興人,中國翻譯家(法譯中), 1945年毕业于昆明中法大学法国文学系,获学士学位。1947年赴法国公费留学,在巴黎索邦大学文学院攻读法国文学,1949年10月回国。1950年在华东文化部工作。1954年任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文艺月报》编委等职。曾经当选为全国文艺界代表大会代表。1961―1966年在上海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工作。“文革”期间派往出版干校参加《世界史》翻译工作。1979―1993年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外国文学报道》杂志主编,社科院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1991年获学术突出贡献国家特殊津贴。他譯作法國文學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作品《情人》,在中國享有很高的評價。[1]

  王道乾先生还担任过以下职务:国家社科基金会外国文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二十世纪欧美文论丛书》编委;《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上海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上海美学研究会顾问;上海师范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特聘教授;《辞海・文艺理论、现代文学部分》主要编写者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部分条目撰写人。 

  以翻译法国女作家杜拉斯的《情人》而蜚声海内外的翻译家王道乾先生,在中国创造了一个文坛神话:他在汉语世界里创造了“另一个玛格丽特・杜拉斯”。从他的笔下诞生出的一系列杜拉斯作品,如:《琴声如诉》、《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广场》、《埃米莉・L》、《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物质生活》等,影响了中国一代年轻作家的创作,有相当一批如今驰骋文坛的作家从中获益良多。由此在中国翻译界产生了一个“《情人》现象”,也就是一个作家如何在另一种语境中最充分、贴切地演绎和表达?这是文坛颇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现象。

   中國已故作家王小波,對王道乾的譯筆推崇備至。他在《我的師承》一文中説: 

王小波在文中提及的查先生,即中國內地著名詩人、「九葉派」代表人物查良錚(1918年-1977年)。[2]

參考文獻

[编辑]
  1. ^ 中國圖書對外推廣網,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新聞出版署主辦[永久失效連結]
  2. ^ 知见录/学外语\胡一峰. 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