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糕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碗糕,是流行於閩都地區[1]的一種糕點,碗糕口感以暄、松、綿、軟、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吸收,適合老人、兒童食用。

歷史

[编辑]

清代鄭東廓的《福州風土詩》中提到:「梔子花開燕初雛,余寒立夏尚堪慮,明目碗糕強足筍,舊蟶買煮鍋邊糊」,反映了當時福州的這一傳統習俗‌情況[2]

食法

[编辑]

立夏時節的閩都地區,有拿碗糕祭祀祖先的習俗[3]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黃榮春. 閩都考古錄.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24-06: 凡例. ISBN 978-7-211-09093-8 (中文(中国大陆)). …二、閩都轄區指宋代梁克家三山志》所記載的地望,包含今天福州市寧德市所屬區、縣、市(壽寧縣部分原屬政和縣除外),以及平潭綜合實驗區和馬祖列島。 
  2. ^ 福州小吃:碗糕. 福州市臺江區人民政府. [2012-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08). 
  3. ^ 林聰生. 《二十四節氣與福州習俗》. 福州: 福建美術出版社. 2022.5. ISBN 978-7-5393-4355-6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