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圍福海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福海宮
基本信息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桃園市蘆竹區濱海路一段445號(臨時紅壇)
主神輔信王公李伯瑤
例祭農曆3月8日(輔信王公聖誕)
廟格道教
建立时间 清朝咸豐4年 (1854年)

竹圍福海宮,位於中華民國臺灣桃園市大園區竹圍里的廟宇,地方習稱竹圍(仔)王公廟,為大園區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與大園仁壽宮並列為「大園雙廟」。目前已於2024年4月16日暫遷至蘆竹區海湖福安府臨時紅壇,未來將遷往大園埔心「前空軍桃園基地設施群」,持續成為航空城守護神,並護佑在地的信眾。

臨時紅壇所在的海湖福安府,主祀從竹圍福海宮迎回的輔信王公分靈,地址:桃園市蘆竹區濱海路一段445號。

祀神

[编辑]
輔信王公

主祀「輔信王公」李伯瑤(又曰伯苗)字昆宗,號輔信,唐朝開國名將衛國公李靖之孫,京兆三原人(今陝西三原東北)。一樓輔信王公寶殿祀輔信王公觀音佛祖福德正神二樓聖母殿祀天上聖母楊府元帥開漳聖王;三樓天公殿祀玉皇大帝北斗星君南斗星君左邊殿祀斗姥元君。其中大王公為大陸來台之金身,專為信徒處理各種疑難雜症;二王公專長為醫學病理;三王公專長為捉妖驅邪;四王公專長為風水堪輿;由於相當靈驗且深得民心,成為了竹圍當地的信仰中心。一樓主殿前也有奉祀中壇元帥。

沿革

[编辑]

先民陳佑於1853年(咸豐三年,歲次癸酉)六月,獨自駕舟強渡臺灣海峽,前往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墩上社輔信王公祖廟,欲迎回金身。雖然請示王公慨允所請,但當地士紳卻不准陳佑分靈,且恐金身失蹤,日夜加派人手護守。不久陳佑糧盡囊空,只得駕舟返台,未料舟行海中,突遇狂風巨浪猛襲,舟身傾覆而被漂回墩上社港口。陳佑奔往祖廟,見守護信眾皆酣睡,再度請示,王公欣允所求,乃從容請回金身駕舟返台。由雞籠登陸,安座於竹圍陳佑家宅,供眾信焚香拜謁。1854年(咸豐四年,歲次甲寅)於現址建廟。[1]

1896年(明治二十九年),受日治初期戰火波及,部份廟殿被燒毀,翌年修復。1909年(日明治四十二年)增建前殿,所需中樑一時在台灣各地難尋。數日後,居民發現海中漂流大小杉木,隨浪漂至竹圍海濱,撿獲數大株,其尺寸應用在中樑和大小樑剛好,宛如訂貨。翌年花月竣工,並舉行前殿落成。

1925年(日大正十四年)至1970年(民國五十九年)期間,歷經四次增修建,始有今日之規模。

1990年(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十日凌晨四時,中殿電線不慎走火,引燃橫樑古木,搶救不及致全殿盡成灰燼,廟裡多尊神像幾乎無一倖免,所幸王公金身安然無恙,僅衣服及鬍鬚燒焦。於1991年(民國八十年)農曆三月初八日,輔信王公誕辰節慶日展開重建,1995年(民國八十四年)農曆十一月十二日落成。

重建後的福海宮廟宇建築是華南式,華麗莊嚴,木雕、石雕與彩繪都是一時之選的工藝精華,無論龍柱、花鳥或表彰忠孝節義的圖案,細緻如生。

2022年6月,配合桃園航空城計畫,遷至蘆竹海湖福安府臨時紅壇,未來將遷往大園埔心[2]

參考資料

[编辑]
  1. ^ 竹圍福海宮飛輦轎、過金火. 國家文化資產網. [2021-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5). 
  2. ^ 配合桃園航空城遷廟 百年竹圍福海宮輔信王公6/3安座. 自由時報. [2023-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7).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