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厚宣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厚宣(1911年12月20日—1995年4月15日),幼名福林,男,直隶(今河北望都人,中国甲骨文学家、殷商史学家。[1][2][3][4]

生平

[编辑]

胡厚宣1911年12月20日出生於望都县。父亲名步云,字倬汉,秀才,在天津教家馆。子女7人,他行六。父亲收入不多,家乡土地又少,家境比较清贫。

1921年,就读保定第二模范小学。后入保定培德中学。1928年,考入北京大学預科,两年后升入史学系。恰逢1929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遷至北京,所內教授在北大兼課,胡也深受影響。1934年北大毕业,进入史語所考古组,参与安阳殷墟第十次和第十一次1004号大墓发掘工作。1935年回到南京,整理研究殷墟出土的甲骨,协助董作宾编辑《殷墟文字甲编》,并撰写全部释文。1937年,抗戰爆發,隨史語所撤出南京,幾經周折到達昆明。

1939年秋,原在昆明云南大学执教的顾颉刚,應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要求任主任。他聘请胡去做研究员。1940年夏,闊別了史語所前往成都齐鲁大学,胡以自己从事的是历史研究而不是中国文学,力辞中国文学系主任及教授的兼职,改任历史社会系主任。1945年抗战胜利,前往北平探寻济南齐鲁大学本部明义士旧藏甲骨下落,搜访散落民间甲骨。1947年后改任复旦大学教授,兼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教授先秦史。在此期间,除了教书外,前后发表了16篇文章(包括《甲骨文四方风名考》)、8部书,还出版了《甲骨学商史论丛》。

1956年下半年转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先秦史研究室主任。1958年赴苏联讲学。1961年起,协助郭沫若主持出版《甲骨文合集》,任总编辑。1983年编印出共收甲骨41,956版,集八十多年来甲骨文之大成的十三册巨著《甲骨文合集》。

主要著作

[编辑]
  • 《甲骨年表》(与董作宾合编)
  • 《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4册
  • 《甲骨学商史论丛二集》2册
  • 《甲骨学商史论丛三集》1册
  • 《甲骨学商史论丛四集》2册
  • 《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
  • 《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
  • 《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
  • 《殷墟发掘》
  • 《战後宁沪新获甲骨集》
  • 《战後南北所见甲骨录》
  • 《战後京津新获甲骨集》
  • 《甲骨续存》
  • 《甲骨文合集》13册(任总编辑)
  • 《苏德美日所见甲骨集》
  • 《甲骨续存补编-甲编》
  • 中国断代史系列-殷商史》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宋德慈, 王德林, 郑福林主编. 二十世纪中华爱国名人辞典.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0: 553. 
  2. ^ 蔡开松, 于信凤主编; 曾卓明, 周溯源, 赵书刚副主编. 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 
  3. ^ 伍杰主编; 崔运玺, 王伟华, 周昌喜副主编. 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小传.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 ISBN 9787205022938. 
  4. ^ 李明滇. 胡厚宣. www.kaogu.cn 中国考古网. 2011-01-02 [202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