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帖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懷素自敘帖 卷 | |
---|---|
藝術家 | 懷素 |
年份 | 唐代宗大曆十二年(777) |
類型 | 法書 |
尺寸 | 28.3 cm × 755 cm(11.1英寸 × 297英寸) |
收藏國家/地區 | 中華民國(臺灣) |
收藏地 | 臺北市士林區國立故宮博物院 |
登錄號 | 故書000062N000000000 |
網址 |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
《自敘帖》,為唐朝書法家懷素的墨寶。寫於代宗大曆十二年(777年),以草書寫成。現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原文
[编辑]译文
[编辑]以下文字按原文格式排版。
八 日 ︒ | 十 月 廿 有 | 大 曆 丁 已 冬 | 愧 畏 耳 ︒ 时 | 敢 当 ︐ 徒 增 | 荡 之 所 | 固 非 虚 | 玄 奥 ︐ | 激 切 ︐ 理 识 | 皆 辞 旨 | 界 ︐ 醉 里 得 真 如 ︒ ﹄ | 狂 来 轻 世 | 孤 云 寄 太 虚 ︒ | ﹃ 远 锡 无 前 侣 ︐ | 钱 起 诗 云 ︓ | 勋 员 外 郎 吴 兴 | 则 有 从 父 司 | 目 愚 劣 ︐ | 失 声 看 不 及 ︒ ﹄ | 墨 列 奔 驷 ︐ 满 座 | 又 云 ︓ ﹃ 驰 毫 骤 | 戴 公 | 横 千 万 字 ︒ ﹄ | 三 五 声 ︐ 满 壁 纵 | 中 气 ︒ 忽 然 绝 叫 | 间 ︐ 兴 来 小 豁 胸 | 云 ︓ ﹃ 粉 壁 长 廊 数 十 | 则 有 窦 御 史 冀 | 不 知 ︒ ﹄ 语 疾 速 ︐ | 中 妙 ︐ 怀 素 自 言 初 | 合 宜 ︒ 人 人 欲 问 此 | 形 怪 状 翻 | 相 师 势 转 奇 ︐ 诡 | 御 史 叔 伦 云 ︓ ﹃ 心 手 | 书 书 不 得 ︒ ﹄ 戴 | 两 三 行 ︐ 醒 后 却 | 醉 来 信 手 | 漓 骊 半 无 墨 ︐ | 奇 无 定 则 ︐ 古 瘦 | 御 史 瑝 云 ︓ ﹃ 志 在 新 | 张 颠 曾 不 面 ︒ ﹄ 许 | 老 总 知 名 ︐ 吴 郡 | 张 公 又 云 ︓ ﹃ 稽 山 贺 | 继 颠 ︐ 谁 曰 不 可 ︒ ﹄ | 实 谓 之 狂 僧 ︒ 以 狂 | 今 怀 素 之 为 也 ︐ 余 | 时 人 谓 之 张 颠 ︐ | ﹃ 昔 张 旭 之 作 也 ︐ | 有 李 御 史 舟 云 ︓ | 走 ︒ ﹄ 叙 机 格 ︐ 则 | 字 成 只 畏 盘 龙 | 下 唯 看 激 电 流 ︐ | 朱 处 士 遥 云 ︓ ﹃ 笔 | 士 拔 山 伸 劲 铁 ︒ ﹄ | 饮 水 撼 枯 藤 ︐ 壮 | 永 州 邕 曰 ︓ ﹃ 寒 猿 | 开 万 仞 峰 ︒ ﹄ 王 | 烟 澹 古 松 ︐ 又 似 山 | 外 云 ︓ ﹃ 初 疑 轻 | 风 声 满 堂 ︒ ﹄ 卢 员 | 势 入 座 ︐ 骤 雨 旋 | 云 ︓ ﹃ 奔 蛇 走 虺 | 似 ︐ 则 有 张 礼 部 | 箱 箧 ︒ 其 述 形 | 作 不 绝 ︐ 溢 乎 | 诸 篇 首 ︒ ﹄ 其 后 继 | 不 足 ︐ 聊 书 此 ︐ 以 冠 | 舍 子 奚 适 ︒ 嗟 叹 | 模 ︐ 则 入 室 之 宾 ︐ | 善 诱 ︐ 函 挹 规 | 向 使 师 得 亲 承 | 若 还 旧 观 ︐ | 不 群 ︐ 迅 疾 骇 人 ︒ | 得 ︒ 忽 见 师 作 ︐ 纵 横 | 追 思 一 言 ︐ 何 可 复 | 恳 习 ︐ 迄 以 无 成 ︒ | 弱 ︔ 又 婴 物 务 ︐ 不 能 | 笔 法 ︐ 资 质 劣 | 蒙 激 昂 ︐ 教 以 | 常 接 游 居 ︐ 屡 | 真 正 ︒ 真 卿 早 岁 ︐ | 楷 精 法 法 精 二 字 误 倒 详 ︐ 特 为 | 逸 ︐ 超 绝 古 今 ︐ 而 模 模 字 误 衍 | 长 史 ︐ 虽 姿 性 颠 | 以 至 于 吴 郡 张 旭 | 承 ︐ 口 诀 手 授 ︒ | 献 兹 降 ︐ 虞 陆 相 | 尤 擅 其 美 ︒ 羲 | 以 妙 闻 ︒ 迨 乎 伯 英︐ | 代 ︐ 杜 度 ︑ 崔 瑗 ︐ 始 | 稿 之 作 ︐ 起 於 汉 | 卷 轴 ︒ 夫 草 | 歌 以 赞 之 ︐ 动 盈 | 兼 好 事 者 ︐ 同 作 | 不 羁 ︐ 引 以 游 处 ︒ | 侍 郎 张 公 谓 赏 其 | 勖 以 有 成 ︒ 今 礼 部 | 陟 ︐ 覩 其 笔 力 ︒ | 部 侍 郎 韦 公 | 其 名 大 著 ︒ 故 吏 | 岁 时 ︐ 江 岭 之 间 ︐ | 精 心 草 圣 ︒ 积 有 | 疏 ︐ 性 灵 豁 畅 ︐ | 之 英 ︐ 气 概 通 | ﹃ 开 士 怀 素 ︐ 僧 中 | 诗 ︐ 故 叙 之 曰 ︓ | 伯 张 正 言 ︐ 曾 为 歌 | 司 勋 郎 卢 象 ︑ 小 宗 | 许 在 末 行 ︒ 又 以 尚 书 | 笔 法 ︐ 水 镜 之 辨 ︐ | 书 家 者 流 ︐ 精 极 | 焉 ︒ 颜 刑 部 ︐ | 点 ︐ 士 大 夫 不 以 为 怪 | 绢 素 ︐ 多 所 尘 | 无 疑 滞 ︐ 鱼 笺 | 豁 然 心 胸 ︐ 略 | 编 绝 简 ︐ 往 往 遇 之 ︒ | 错 综 其 事 ︒ 遗 | 国 ︐ 谒 见 当 代 名 公 ︒ | 笈 杖 锡 ︐ 西 游 上 | 见 甚 浅 ︒ 遂 担 | 前 人 之 奇 迹 ︐ 所 | 然 恨 未 能 远 覩 | 暇 ︐ 颇 好 笔 翰 ︒ | 而 事 佛 ︐ 经 禅 之 | 怀 素 家 长 沙 ︐ 幼 |
版本
[编辑]现存的自叙帖有三个版本:
- 台北故宫藏本;
- 流传到日本的半卷本(流日半卷本);
- 清代翻刻南宋淳熙刻本的契兰堂刻本。
真迹争议
[编辑]自朱家济首先提出质疑以来,书法学界对自叙帖是否为真迹的争议从未间断过。
启功在1983年和1991年两次发文认为自叙帖为伪作,是临摹者刻意造假[1]。徐邦达认为此帖为临写[2]。2003年李郁周和王裕民分别出版专著《怀素<自叙帖>千年探秘》、《假国宝——怀素<自叙帖>研究》,同样认为自叙帖不是真迹[3]。
2004年,台北故宫从日本请来光学鉴定专家,通过数码高精细拍摄、红外线反射及透射、荧光数码摄影等非破坏性的手段,首次对故宫自叙帖藏品进行了科学鉴定,并举行了学术研讨会讨论自叙帖的真伪问题,讨论结果出版在《怀素自叙与唐代草书学术讨论论文集》中。在此次讨论中,大部分与会者认为自叙帖书写速度感明确,不可能是临摹作[4],但也承认还存在若干疑点,有待进一步研究。[3]其中,傅申认为自叙帖不可能晚于北宋出现[4]。
流日半卷本被发现后,傅申改变了其观点。其通过流日半卷本、台北故宫本和契兰堂本三个版本的比较研究,认为这三个版本质量相似,彼此并无母子关系,而是根据同一母本映写而成的[5]。此观点亦受到质疑。张紫石认为契兰堂本为真迹重刻本,流日半卷本与台北故宫本是临摹作品,真迹的书法水平远胜于临摹作品。张紫石亦认为台北故宫本的真正作者是苏舜钦[6]。陈六国不赞同傅申和张紫石的观点,认为台北故宫本的书法风格可以反映唐代书法的情绪饱满、激越扩张的时代特征,并非后人临摹或伪作,而其他两本的书法存在缺陷[5]。贺宏亮亦不赞同傅申的观点,认为台北故宫本是写本而非临摹或映写,其真伪无从得知[7]
参考文献
[编辑]- ^ 怀素墨迹《自叙帖》是否是真迹?. [2019-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2).
- ^ 孙向群:台北故宫藏怀素《自叙帖》墨迹本中宋代前后印记的考察. [2019-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3).
- ^ 3.0 3.1 两岸学者台北研讨唐代怀素《自叙帖》真伪侧记. [2019-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3).
- ^ 4.0 4.1 怀素《自叙帖》的前世今生(图). [2019-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 ^ 5.0 5.1 由狂草技法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怀素《自叙帖》之真伪. [2019-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 ^ 破解台北故宫《自叙帖》作者之谜:张紫石怀素《自叙帖》真相大揭秘(四). [2019-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 ^ 贺宏亮︱对傅申关于怀素《自叙帖》“三胞本”说的辩证. [2019-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參考資料
[编辑]- 國立故宮博物院—《自敘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譯 《懷素自叙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