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毁灭行为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我毁灭行为,指任何对执行者自身有伤害,或者有潜在伤害的行为。
不少人都有过自我毁灭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循序渐进、连贯,而最终、最极端的结果则是自杀。 [1]自我毁灭行为可能是故意的,可能是由冲动引起的,或者也可能是由习惯导致的。不过,本术语更适用于那些致命,或是有成瘾性、成习惯性——进而导致致命的自我毁灭行为。自我毁灭行为通常与精神疾病有关,例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2]边缘型人格障碍[3]或精神分裂症。 [4] [5]
起源
[编辑]弗洛伊德和费伦齐意识到创伤性经历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时,于 1895 年首次研究了自我毁灭行为。他们注意到,在不健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并参与到自我毁灭行为。
弗洛伊德的结论是:自我毁灭行为受一个人的自我/超我与“攻击性”的影响。受到的影响越大,破坏行为的强度也就越大。超我的主要因素是内疚感。例如,与酗酒的父母一起长大,会增加一个人的自我毁灭行为,原因可能是他们为自己无法给予父母所需的帮助而感到内疚,觉得父母的失败是自己造成的。随后,他们便使用伤害自己作为内疚和失败的因应。
弗洛伊德还指出,自我毁灭行为中的“攻击性”受个人动机的影响。文化和环境因素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社会因素也可以。假设一个孩子整个中学都被欺负,那么他摆脱痛苦的方法就是采取自我毁灭行为,例如自残、哭喊。
经过调查,弗洛伊德和费伦奇提出了一个假设:自我毁灭者那些“无法访问的幻想”才是令他们痛苦的原因,“而非记忆”。这意味着,由于难以采取实际行动,自我毁灭者往往会更想自我毁灭。
自我毁灭行为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因人而异。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超我和“攻击性”都是不同的。 [6]
形式
[编辑]当一个人压力过大时,自我毁灭行为可以用作一种因应。例如,面对紧迫的学业考试时,有的人可能会选择故意破坏他们的成果,而不是去应对压力。这样虽然会让自己的考试无法通过,但同时也消除了与之相关的焦虑。 [7]
试图故意赶走身边的人也是自我毁灭的一种表现。比方说,有的人可能担心自己会“搞砸”一段关系。可他们非但不会去想办法处理这种恐惧,而是转为故意令对方讨厌、疏远,让对方先拒绝自己。 [8]
其他更明显的自我毁灭行为有:进食障碍、酗酒、药物使用疾患、性成瘾、自残和企图自杀。 [9]
自我毁灭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无法处理因缺乏自信而产生的压力。比如在一段感情关系中,对方是否真的忠诚 ;在工作或学习中,完成任务/按时完成的可能性(“我怎么可能按时完成这个?”)。 [10]自我毁灭的人通常缺乏更健康的因应,比如坚持个人界限等。因此,他们便更倾向于认为:表现出自己的无能是让自己摆脱需求的唯一方法。 [11]
成功的人可能会自我毁灭地破坏掉自己的成就。这可能源于一种焦虑、德不配位的感觉,或者源于一种想再次“爬到顶峰”的冲动。 [12]
人们通常认为自我毁灭行为是自残的同义词,但这么说并不准确。自残只不过是自我毁灭行为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正如个人经历会影响自我毁灭行为的极端程度一样,自残行为也反映了这一点。总体而言,自残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经历和心理健康问题。 [13]
原因
[编辑]性虐待和身体虐待造成的童年创伤,以及父母照顾的中断,都与自我毁灭行为有关。 [14]这种行为通常是缺乏健康的因应导致的。 [7]由于对特定心理健康问题(如自我毁灭行为)的关注度不足,人们也难以获取可以帮助这类人的特定知识,甚至不会阻止他们的毁灭行为。
经历过某种形式的创伤(例如虐待或忽视)的人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进而导致更严重的问题。除此之外,对关注的需求、对感知美好的需求最终也会导致这种行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吸毒或酗酒。在开始阶段,人们很容易就染上这些不健康的行为,因为这会给他们带来愉悦的感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养成一种无法停止的习惯,美好的感觉也会更加轻易地消散。当这些感觉停止时,自我毁灭行为就会增强,因为他们无法为自己提供使精神或身体痛苦消失的感觉。 [9]
变化阶段
[编辑]扭转一个人的自我毁灭行为可能很困难,并且康复过程中也许会有若干个重要阶段。 例如普罗查斯卡和迪克曼特 (1982) 建立的康复疗程包括如下阶段:预沉思、沉思、准备、行动、维持和终止。 [15]
参见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 ^ Beck, Aaron T.; Kovacs, Maria; Weissman, Arlene. Assessment of suicidal intention: The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79, 47 (2): 343–352. PMID 469082. S2CID 38965005. doi:10.1037/0022-006X.47.2.343.
- ^ Honos-Webb, Lara. You Will Regret This Later. So Why Are You Doing It?. ADDitude. 2014-01-13 [2022-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2) (美国英语).
- ^ Anthony W. Bateman, Roy Krawitz (2013).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 evidence-based guide for generalist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OUP Oxford, ISBN 978-0199644209
- ^ Nyman, A. K.; Jonsson, H. Patterns of self-destructive behaviour in schizophrenia.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1986, 73 (3): 252–262. PMID 3716842. S2CID 39593219. doi:10.1111/j.1600-0447.1986.tb02682.x.
- ^ Lovaas, O.Ivar; Freitag, Gilbert; Gold, Vivian J.; Kassorla, Irene C.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childhood schizophrenia: Analysis of self-destructive behavi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965, 2: 67–84. doi:10.1016/0022-0965(65)90016-0.
- ^ van der Kolk, Bessel. Childhood Origins of Self-Destructive Behavio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December 1991, 12: 1665–1671.
- ^ 7.0 7.1 Self-Destructive Behavior: The Causes, Traits, And Types. A Conscious Rethink. 2018-10-28 [2019-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英语).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0”的
<ref>
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 ^ Gvion, Yari. Traumatic Experi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elf-Destructive Behavior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Infant,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therapy. 2015, 14 (4): 406–422. S2CID 146193280. doi:10.1080/15289168.2015.1090863.
- ^ 9.0 9.1 Self-Destructive Behavior: Signs, Causes & Effects - Video & Lesson Transcript. Study.com. [2019-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5) (英语).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1”的
<ref>
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 ^ Fisman, Raymond J.; Kariv, Shachar; Markovits, Daniel. Pareto Damaging Behaviors. SSRN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5. ISSN 1556-5068. S2CID 10761254. doi:10.2139/ssrn.748404.
- ^ Scherzer, Andrea L., Understanding self-destructive behaviour in adolescence, Violent Adolescents, Routledge: 5–20, 2018-03-29, ISBN 9780429484711, doi:10.4324/9780429484711-2
- ^ Pickrem, Faye, Disembodying Desire: Ontological Fantasy, Libidinal Anxiety and the Erotics of Renunciation in May Sinclair, May Sinclair,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7-01-01, ISBN 9781474415750, doi:10.3366/edinburgh/9781474415750.003.0007
- ^ van der Kolk, Bessel. Childhood Origins of Self-Destructive Behavio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December 1991, 12: 1665–1671.
- ^ Van Der Kolk, B. A.; Perry, J. C.; Herman, J. L. Childhood origins of self-destructive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91, 148 (12): 1665–1671. PMID 1957928. doi:10.1176/ajp.148.12.1665.
- ^ Henshaw, Sophie. How to Change Self-Destructive Behavior: Stages of Change. World of Psychology. 8 July 2018 [11 Februar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