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奧多·格羅特斯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里斯蒂安·約翰·迪特里希·西奧多·馮·格羅特斯男爵 Freiherr Christian Johann Dietrich Theodor von Grotthuß(德語) | |
---|---|
出生 | 神聖羅馬帝國薩克森選侯國萊比錫 | 1785年1月20日
逝世 | 1822年3月26日 俄羅斯帝國 | (37歲)
居住地 | 立陶宛大公國(後被俄羅斯帝國占領) |
国籍 | 立陶宛大公國(出生時) |
母校 | 巴黎綜合理工學院 |
知名于 | 透過格羅特斯機制解釋電解原理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電解理論、光化學定律 |
克里斯蒂安·約翰·迪特里希·西奧多·馮·格羅特斯男爵(德語:Freiherr Christian Johann Dietrich Theodor von Grotthuß,1785年1月20日—1822年3月26日),通稱西奧多·格羅特斯(德語:Theodor Grotthuß),是德裔立陶宛化學家。他在1802年首創電解理論,並在1817年制定光化學定律而留名於世。[1]他提出的電解理論咸信是人類對格羅特斯機制的初次描述。[2]
生平
[编辑]格羅特斯於1785年時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薩克森選侯國萊比錫,他的雙親原本住在立陶宛大公國,之後才搬到萊比錫。他從小便對自然科學感興趣,先在萊比錫當地學習,之後再進入巴黎綜合理工學院讀書。有幾位知名科學家當時在該校任教,包括安東尼·弗朗索瓦·德·福克羅伊、克勞德·貝托萊及路易-尼古拉·沃克蘭等。
由於德法關係日趨緊繃,格羅特斯不得不前往義大利,在拿坡里住了一年。1800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亞歷山卓·伏打發明電池,為科學家提供實驗所需的電力來源,在歐洲各地科學實驗室廣為使用。當時已發現水、酸與鹽溶液產生的電解作用,但尚未有人提出合理的科學解釋。格特羅斯積極進行電解實驗及解釋原理,並在居留義大利期間,於1806年發表相關論文。[1]他首先提出:電荷傳輸並非透過粒子振動,而是透過化學鍵的斷裂與重組;這是科學家首次正確描述電解質中的電荷傳輸基本概念,稱為「格羅特斯機制」。他對水溶液電荷傳輸的理論,至今依然有效;當代的「質子跳躍」(英語:Proton hopping)機制便是在「格羅特斯機制」的基礎上加以修正改良。[3]
提出電解理論後兩年,格羅特斯住在羅馬、其他義大利城市與巴黎等城市,最後途經慕尼黑、維也納,回到俄羅斯帝國。1808年起,格羅特斯住在其母親於立陶宛北部的莊園裡,用他蒐集到的、有限的研究設備展開電學與光學研究。1822年春季,格羅特斯因健康問題導致的抑鬱症自殺身亡。[4]
參見
[编辑]- 光電化學過程,「格羅特斯-德雷珀定律」(英語:Grotthuss–Draper law)。
延伸閱讀
[编辑]- Stradins, J. Theodore von Grotthuss, 1785-1822. Gesnerus. 1975, 32 (3–4): 322–8. PMID 1107157 (英语).
- Krikštopaitis, Juozas Al. In the Wake of Volta's Challenge: The Electrolysis Theory of Theodor Grotthuss, 1805 (PDF). Volta and the history of electricity.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10-03) (英语).
- Ostwald, Wilhelm. Electrochemistry History and Theory 1. Leipzig: Verlag von Veit and Company. 1896.-可參見1980年英譯版卷一第296頁、第306頁至第342頁、第344頁,由新德里的Amerind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N. P. Date翻譯。
- Ronge, Grete: Grotthuß, Theodor Freiherr von. In: Neue Deutsche Biographie (NDB). Band 7. Duncker & Humblot, Berlin 1966, S. 171 f. (德文)
- Jaselskis, Bruno;Carl Moore;Alfred von Smolink. Theodor von Grotthuss (1785 - 1822)-- A Trail Blazer. Bulletin of History of Chemistry. 2007, 32 (2): 119 – 128 (英语).
參考文獻
[编辑]- ^ 1.0 1.1 de Grotthuss, C.J.T. Sur la décomposition de l'eau et des corps qu'elle tient en dissolution à l'aide de l'électricité galvanique. Ann. Chim. (Paris). 1806, 58: 54–73 (法语).
- ^ Marx, Dominik. Proton Transfer 200 Years after von Grotthuss: Insights from Ab Initio Simulations. ChemPhysChem. 2006, 7 (9): 1848–1870. PMID 16929553. doi:10.1002/cphc.200600128 (英语).
- ^ Cukierman, Samuel. Et tu Grotthuss!.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2006, 1757 (8): 876–878. PMID 16414007. doi:10.1016/j.bbabio.2005.12.001 (法语).
- ^ Morachevskii, A. G. Theodor Grotthuss (to 220th Anniversary of His Birthday. Russian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 2005, 78 (1): 166–168. S2CID 93844869. doi:10.1007/s11167-005-0250-y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