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拉·艾芙倫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Nora Ephron | |
---|---|
出生 | 美国纽约市 | 1941年5月19日
逝世 | 2012年6月26日 美国纽约市 | (71歲)
死因 | 因白血病感染到肺炎 |
居住地 | 纽约市 |
国籍 | 美国 |
母校 | 衛斯理學院 |
职业 | 女演员、编剧、导演、制片、剧作家 |
活跃时期 | 1973–2012 |
知名作品 | Silkwood, 当哈利碰上莎莉, 西雅图夜未眠, 茱莉和朱丽叶 |
家乡 | 纽约市 |
配偶 | Dan Greenburg (m. 1967-1976; 离婚) Carl Bernstein (m.1976-1980; 离婚) Nicholas Pileggi (m. 1987–2012; 直至她去世) |
儿女 | Jacob Max |
父母 | Henry Ephron Phoebe Wolkind |
奖项 | 英国电影学院奖 (1994), Crystal Award (1994), Ian McLellan Hunter Award (2003), Golden Apple Award (2009) |
诺拉·艾芙隆(英語:Nora Ephron,1941年5月19日—2012年6月2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是一位美国电影制片人、导演、编剧、小说家、剧作家、记者、作家、传记作者,被華文媒體稱之为“美国琼瑶”[1]。
她因指导和写作浪漫喜剧而闻名,著名电影作品有: 《丝克伍事件》、《当哈利碰上莎莉》和《西雅圖夜未眠》。她有时与妹妹 Delia Ephron 合作编剧[2]。最后一部作品是2009年的《茱莉和朱丽叶》[2]。
生平
[编辑]早年
[编辑]1941年她生于纽约市曼哈顿。她的父母 Henry Ephron 与 Phoebe (née Wolkind)都是生长于美国东海岸的编剧[2]。她是这个犹太人家庭中四个女儿中最大的一个。在她4岁时,她家移居加州比佛利山,直至1958年她从当地的中学毕业[2]。在她年少时就想未来从事新闻记者行业[3]。后来她回到东海岸并进入衛斯理學院就读政治学[4][5],在校时经常为周报写文章,1962年毕业[3][6]。
諾拉的妹妹 Delia Ephron 和 Amy Ephron 也都是编剧。而妹妹 Hallie Ephron 是名记者、书评人和犯罪小说作家[7]。她的父母在生活境况不好时都染上了酒瘾[5]。
事业
[编辑]1989年浪漫愛情喜劇片《当哈利遇见莎莉》为她赢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原创剧本奖。凭借《丝克伍事件》、《当哈利遇见莎莉》和《西雅图夜未眠》三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提名。
个人生活
[编辑]她有过三次婚姻。首任丈夫是作家 Dan Greenburg,9年后两人离婚[5]。第二任丈夫是揭露水门事件的记者卡尔·伯恩斯坦[8],两人的第一个儿子是 Jacob ,后来在諾拉怀孕第二个儿子 Max 时她发现伯恩斯坦与已婚的英国政治人物 Margaret Jay 有婚外情,因此两人离婚[9]。諾拉把这个事件写成了1983年的小说 Heartburn[10][8],1986年她又改编拍摄成电影,由傑克·尼科爾森与梅麗·史翠普主演[5]。Margaret Jay 曾因这本书与电影威胁要控告諾拉,不过最终没有这么做[7]。
她的最后一任丈夫是编剧 Nicholas Pileggi[8]。
根据2009年记者的一次采访得知,尽管她生于一个犹太人家庭,但是她并无虔诚的宗教信仰[11]。她是个坚定的女性主义者,常在散文中讨论女权议题。她以美国知名评论家兼才女朵萝西·派克(Dorothy Parker)为典范[12]。
逝世
[编辑]2012年6月26日,71岁的她死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引发的肺炎[2],她于2006年被诊断患上了白血病[13]。
梅麗·史翠普、比利·克里斯托、梅格·瑞安、汤姆·汉克斯、Albert Brooks 和 朗·霍华德 等著名电影人都对她的逝世表达了悲伤,并评价她是一个聪明、热情和风趣的人[14][15]。
电影作品
[编辑]年份 | 作品 | 擔任职务 | |
---|---|---|---|
中文名 | 英文名 | ||
1983 | 丝克伍事件 | Silkwood | 编剧 |
1986 | 心火 | Heartburn | 编剧, 小说 |
当哈利碰上莎莉 | When Harry Met Sally | 编剧, 联合制片 | |
1989 | 鬼马父女 | Cookie | 编剧, 监制 |
1990 | 扭计大少 | My Blue Heaven | 编剧, 监制 |
1992 | 这是我的一生 | This Is My Life | 导演, 编剧 |
1993 | 西雅图夜未眠 | Sleepless in Seattle | 导演, 编剧 |
1994 | 救命恩人 | Mixed Nuts | 导演, 编剧 |
1996 | 天使不设防 | Michael | 导演, 编剧, 制片 |
1998 | 粉騷大聯盟 | All I Wanna Do | 监制 |
电子情书 | You've Got Mail | 导演, 编剧, 制片 | |
2000 | 来电传情 | Hanging Up | 编剧, 制片 |
內神外鬼 | Lucky Numbers | 导演, 制片 | |
2005 | 家有仙妻 | Bewitched | 导演, 编剧, 制片 |
2009 | 茱莉和朱丽叶 | Julie & Julia | 导演, 编剧, 制片 |
奖项与提名
[编辑]- (1979) Perfect Gentlemen, 最佳电视系列或迷你剧, 愛倫·坡獎 (提名)
- (1984) Silkwood, 最佳原创剧本, 美国编剧工会奖 (提名)
- (1984) Silkwood, 最佳原创剧本, 奥斯卡奖 (提名)
- (1990) When Harry Met Sally, 最佳编剧, 金球奖 (提名)
- (1990) When Harry Met Sally, 最佳原创剧本, 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
- (1990) When Harry Met Sally, 最佳原创剧本, 奥斯卡奖 (提名)
- (1990) When Harry Met Sally, 最佳原创剧本, 美国编剧工会奖 (提名)
- (1994) Sleepless in Seattle, 最佳原创剧本, 奥斯卡奖 (提名)
- (1994) Sleepless in Seattle, 最佳原创剧本, 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
- (1994) Sleepless in Seattle, 最佳原创剧本, 美国编剧工会奖 (提名)
- (1994) Crystal Award, Women in Film Crystal Award (获奖)
- (1999) You've Got Mail, 最佳音乐或喜剧片, 卫星奖 (提名)
- (2003) Ian McLellan Hunter Award, 美国编剧工会奖 (获奖)
- (2006) Bewitched, 最差编剧, 金草莓奖 (提名)
- (2009) Julie & Julia, 最佳改编剧本, 卫星奖 (提名)
- (2009) 金苹果奖, Casting Society of America (获奖)
- (2010) Julie & Julia, 最佳改编剧本, 美国编剧工会奖 (提名)[16]
小品文精选集
[编辑]- Crazy Salad
- Wallflower at the Orgy
- (2010) I Remember Nothing: And other Reflections
- (2006) I Feel Bad About My Neck: And Other Thoughts on Being a Woman
- (1975) The Boston Photographs
参考资料
[编辑]- ^ 《西雅图未眠夜》导演26日去世 被誉为“美国琼瑶”. 新京报. 凤凰网. [2012年6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30日) (中文(中国大陆)).
- ^ 2.0 2.1 2.2 2.3 2.4 Charles Mcgrath. Writer and Filmmaker With a Genius for Humor.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26, 2012 [June 27,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8).
- ^ 3.0 3.1 Keller, George. Nora Ephron: Tattling on Academe. Change. April 1970, 10 (4): 38–41. JSTOR 40177053. doi:10.2307/40177053.
- ^ Telegraph obituary. [201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8).
- ^ 5.0 5.1 5.2 5.3 Hawkins, Ed. Get real – ageing's not all Helen Mirren. The Times (London). March 4, 2007 [August 16,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8).
- ^ Nora Ephron: Remarks to Wellesley College Class of 1996. [201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8).
- ^ 7.0 7.1 Brockes, Emma. Everything is copy. The Guardian (London). March 2, 2007 [August 16,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8).
- ^ 8.0 8.1 8.2 Author, director Nora Ephron dies at 71. The Examiner. 2012-06-27.
- ^ For the truly vengeful, the pen (or word processor)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Cosmopolitan. July 1, 1996 [August 17,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5).
- ^ Rusty Unger. Baroness Jay's political progress. BBC News Online. July 31, 2001 [August 16,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4).
- ^ Powell, Julie. Nora Ephron On Julie, Julia And Cooking Like A Child. NPR. 2009-08-07 [2012-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3).
- ^ 好莱坞知名女编导 诺拉病逝. 联合早报. 2012-06-29.[永久失效連結]
- ^ Adam Bernstein. Nora Ephron, prolific author and screenwriter, dies at age 71. The Washington Post. June 26, 2012 [June 27,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8).
- ^ Celebrities react to the death of Nora Ephron.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Associated Press. June 27, 2012 [June 27,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30).
- ^ Matt Donnelly. Nora Ephron: Celebs, Hollywood react to her death. Los Angeles Times. June 26, 2012 [June 27,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7).
- ^ Nora Ephron- Awards.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May 3,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9).
外部链接
[编辑]- 諾拉·艾芙倫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資料(英文)
- C-SPAN內的頁面(英文)
- 《查理·罗斯访谈录》上的Nora Ephron
- Nora Ephron在《紐約時報》上的節選新聞及評論
- Template:Guardian topic
- WorldCat 聯合目錄中Nora Ephron的著作或與之相關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