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似水年華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追憶似水年華
《追憶似水年華》的手稿
原名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
类型意識流
语言法語
主题記憶 编辑维基数据
故事时代背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编辑维基数据
故事背景地點巴黎诺曼底 编辑维基数据
發行信息
出版机构Grasset、Éditions Gallimard(伽利瑪出版社)
出版時間1913–1927
出版地點法國
所获奖项世界報20世紀百大書籍
规范控制
ISBNNA
OCLC6159648

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又譯作《追尋逝去的時光》、《挽回失去的時間》、《追憶似水流年》、《往事追跡錄》)是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年—1922年)的作品,以其長度及意識流手法而著名。全文共計7卷,分别是:《在斯萬家那邊》《在少女們身旁》《盖爾芒特家那邊》《索多姆和戈摩爾》《女囚》《女逃亡者》《重现的時光》。

賞析

[编辑]

這部作品細膩刻畫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法國上流社會和文人雅士,从單純地描寫人類社會轉向對人類心理情緒的分析,完成了在文學作品中对人類情感的第一次成熟地剖析,開「意識流」小說之先河,成爲文學史上新的文學形式發軔的標識。作品的總體構架是叙述者对所經歷的往事的回顧,而這種回顧是与遗忘的一种抗爭。同時這部作品是第一部以記敘一部作品的誕生爲題材的著作,普魯斯特認爲人的生活只有在回憶中才形成「真實的生活」,「回憶中的生活比當時當地的現實生活更为現實」;安得烈·莫羅亞在序中就提到:「唯一真實的樂園是人們失去的樂園」,而「幸福的歲月是失去的歲月」。

普魯斯特的氣質內向而敏感,對母親十分依戀,傾心於文學,青年時代經常出入上流社會沙龍,是巴黎貴婦沙龍中出手豪闊的常客。他熟悉上流社會人物的形形色色,而他们也成爲他日後寫作中各式人物的靈感來源。他認爲在寫作時題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客觀世界」如何反映在「主觀意念」中。《追憶似水年華》一書即透過他特殊的敘事風格,營造出一個獨特的個人世界。他的敘述時時中斷,小說中夾雜了大量的議論、聯想、心理分析,一個失眠的夜可以花40頁來描述,一個三小時的聚會可以用掉190頁的篇幅。時間可以做無限的鋪陳,自然也可以隨意壓縮;過去、現在、未來可以在意識流中顛倒、交疊、相互滲透。

由於《追憶似水年華》卷帙浩繁,4000多頁、200多萬字,委婉曲折,細膩至極,難讀難譯,有專家認爲要先看第五卷,再回頭看第一卷。普魯斯特的弟弟羅貝爾笑著說:「要想讀《追憶似水年華》,先得大病一場,或是把腿摔折,要不哪來那麼多時間?」當年《追憶似水年華》第一卷出版時,許多出版社拒絕出版,《新法蘭西評論》的著名作家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拒絕推薦出版這部小說,奧蘭夫出版公司的阿爾費萊德·安布羅看了書稿大惑不解,「爲什麼要在開頭用三十頁描寫自己睡不著覺?」因此普魯斯特還得自掏腰包印書出版。

1913年第一部小說《在斯萬家那邊》(Du côté de chez Swann)出版,《新法蘭西評論》的主編兼詩人里維埃爾(Jacques Rivière)大力推薦,引起熱烈的討論,紀德很有風度的承認錯誤,並寫信向普魯斯特致歉。1919年第二部小說《在少女身旁》(À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出版,一開始反應平平,但隨後榮獲「龔古爾文學獎」,普魯斯特開始聲名大噪。1921年5月在網球場博物館參觀荷蘭畫展時,普魯斯特突感不適。1922年4月3日《索多姆和戈摩尔》(Sodome et Gomorrhe)第二卷在新法兰西评论社印毕。同年11月18日普魯斯特與世長辭,所幸這時他的小說已全部完成。1923年《女囚》(La Prisonnière)在新法蘭西評論社出版,1925年《女逃亡者》以及《阿尔贝蒂娜不知去向》出版,1927年出版《過去韶光的重現》(Le Temps retrouvé),至此全書出版。普魯斯特的外祖母酷愛十七世紀法國著名書簡作家塞維尼夫人(Madame Sévigné,1626年—1696年)的書簡。每逢外出旅行時,總要把塞維尼夫人《書簡集》隨身帶走,以便抽空閱讀。第四卷《索多姆和戈摩尔》果然發現了塞維尼夫人的名字。《追憶似水年華》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史蒂芬·黑雨英语Stéphane Heuet二十一世紀初將這七巨冊小說改編成漫畫12冊,這是一項艱難的任務。

小说第一卷《在斯萬家那邊》中的第二部分,《斯萬之戀》(Un amour de Swann),常常單獨出版。其主要内容是查爾斯·斯萬和奥黛特·德·克雷西之間的愛情故事。這一部分篇幅较較短、獨立性較強,因此被認爲是初讀《追憶似水年華》最好的選擇,在法國的一些學校中被作为法語課或哲學課的重要閱讀材料来研讀。


編號 法文名稱 出版日期 中文名稱
1 Du côté de chez Swann 1913 在斯萬家那邊
2 À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 1919 在少女們身旁
3 Le Côté de Guermantes
(分为两卷)
1920/21 蓋爾芒特家那邊
4 Sodome et Gomorrhe
(分为两卷)
1921/22 索多姆和戈摩爾
5 La Prisonnière 1923 女囚
6 La Fugitive
Albertine disparue
1925 女逃亡者
7 Le Temps retrouvé 1927 重現的時光

劇情

[编辑]

第一卷

[编辑]

《追憶似水年華》以第一人稱描寫,敘述者马塞尔患有重度失眠症,經常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開始回憶起童年時在貢佈雷的生活。男主人翁年幼時的體弱多病,敏感異常,有一年夏天晚上,鄰居斯萬先生,沒有斯萬夫人奧黛特陪同,來看望敘述者的父母。敘述者睡前等不到母親的親吻,心裡非常難受。有一年冬天,他把瑪德蓮蛋糕浸泡在茶水中吃,這味道使他想起他童年時在萊奧妮姨媽家裡。在貢佈雷家,有兩條步行小道,一條通往斯萬家,稱為斯萬家之路,另一條通往蓋爾芒特府邸,稱為蓋爾芒特家之路。斯萬先生在劇院里結識了交際花奧黛特·德·克雷西,事實上是一名高級妓女,一開始斯萬先生不喜歡她,後來逐漸愛上她。維爾迪蘭夫人覺得斯萬令人厭煩,便不再邀請他。

第二卷

[编辑]

這時男主人翁又開始進入回憶狀態。他在贡布雷遇見漂亮的希爾貝特·斯萬,经常同她一起玩耍。一天他收到希尔贝特的来信,她请他到家里来吃点心,他如約赴宴,在斯万家听到别人谈论阿尔贝蒂娜。舊日同學布洛克带他去嫖妓。妓院老板向他介绍一位名叫拉谢尔的妓女。後來希爾貝特在刻意迴避他,兩人的感情日漸淡薄。

兩年後,外婆帶著他和女僕弗朗索瓦絲同去海滨城市巴尔贝克,外婆向他介绍了维尔巴里西斯侯爵夫人,並乘車出遊,認識了侯爵夫人的外孙罗贝尔·德·圣卢。兩人很快成為好朋友。圣卢后来成为希爾貝特的丈夫。马塞尔經由画家艾尔斯蒂尔认识了阿尔贝蒂娜·西蒙纳,马塞尔渐渐爱上了她。

第三卷

[编辑]

回到巴黎後,父母親蓋了新房子,大伙一起討論新房子的議題。這時发生了全法国沸腾的“德雷福斯事件”。 圣卢在东锡埃尔服兵役,男主人翁想去探望。由於聖盧的牽線,在歌剧院,在东锡埃尔府邸,在韦尔珀里齐夫人的繁华沙龙中,馬塞爾受到优厚的款待。

一日男主人翁陪外婆到香榭丽舍大街散步,外婆的尿毒症突然发作。不久去世。马塞尔的母亲知道他暗戀盖尔芒特公爵夫人。

男主人翁参加维尔巴里西斯夫人的晚会,見到盖尔芒特公爵夫人,他心里暗暗爱慕着盖尔芒特公爵夫人。还结识了夏尔吕斯男爵。

第四卷

[编辑]

马塞尔第二次来到巴尔贝克海滨,偶然遇到阿尔贝蒂娜,又恢复了亲密交往,兩人在舞会、花园和游乐场中尽情欢乐。最后马塞尔还是决定娶她为妻。

第五卷

[编辑]

马塞尔与阿尔贝蒂娜在巴黎同居,阿尔贝蒂娜跟一个名叫安德莱的女子很要好,马塞尔怀疑她们有同性恋关系,後來此事得到證實。於是他想离开她,卻無法痛下決心。一日阿尔贝蒂娜離家出走,给他留下一封信,说他们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还是趁早分手。

第六卷

[编辑]

阿尔贝蒂娜離去後,男主人翁從此没有她的下落,后来從蓬当太太的電報中得知她骑马不慎摔在树上撞死了。这使他想去寻找别的女人。母亲带马塞尔到威尼斯旅行,仍然时常想起阿尔贝蒂娜,不久母親回到法國,馬塞爾一個人留下。他收到希爾貝特的信,说她已跟圣卢结婚。但後來圣卢竟愛上了男提琴手莫莱尔。

第七卷

[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圣卢在前线战死,男主人翁一直待在療養院,有一回見到夏呂斯,是一名同性戀,常往來於同性戀旅館,男伴男爵是性虐待狂,經常鞭打他。夏呂斯是親德份子,常在林荫道上散布失败论。

大戰結束後,男主人翁来到盖尔兰特王府门前,又回想起吃浸泡在茶水中的玛德莱娜小蛋糕的那种口感,又遐想到威尼斯,他想:“真正的天堂是已经失去了的天堂。”交际场中更是景物已非,有人沦为乞丐,有人早己死去。他決定用文字將這些回憶記錄起來,找回了失去的时间。

评价

[编辑]

本雅明: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三十卷《逝水华年》来自一种不可思议的综合,它把神秘主义者的凝聚力、散文大师的技巧、讽刺家的锋芒、学者的博闻强记和偏执狂的自我意识在一部自传性作品中熔于一炉。

電影改編

[编辑]

電影"私刑教育2"( The Equalizer 2),內有提到這本書, 男主角丹佐·華盛頓有在讀這本書.

相關條目

[编辑]

進階閱讀

[编辑]
  • Carter, William C. Marcel Proust: A Life. New Haven: Yale UP, 2000. ISBN 0-300-08145-6
  • de Botton, Alain. 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 New York: Pantheon 1997. ISBN 0-679-44275-8
  • O'Brien, Justin. "Albertine the Ambiguous: Notes on Proust's Transposition of Sexes" PMLA 64: 933-52, 1949.
  • Proust, Marcel. Albertine disparue. Paris: Grasset, 1987. ISBN 2-246-39731-6
  • Rose, Phyllis. The Year of Reading Proust. New York: Scribner, 1997. ISBN 0-684-83984-9
  • Sedgwick, Eve Kosofsky. Epistemology of the Closet. Berkeley: U of California P, 1992. ISBN 0-520-07874-8
  • White, Edmund. Marcel Proust. New York: Penguin USA, 1999. ISBN 0-670-88057-4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