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如蘭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鄭如蘭

鄭如蘭臺灣話Tēⁿ Jû-lân;1835年10月—1911年7月),香谷芝田,臺灣新竹水田莊人。[1][2]

生平

[编辑]

家族

[编辑]

他的父親淡水廳附生鄭用錦,母親是張棗娘;他是家裡的第二個兒子[3]他的伯父鄭用錫,他的祖父鄭崇和,其家族為新竹北門鄭氏家族。[4]

有長子鄭拱辰(1860-1923),次子鄭神寶螟蛉子)。[5]歷史學家鄭欽仁(1936-)為其曾孫。[6]

早年生活

[编辑]

他的父親在他幼年時即過世;此後,他由母親獨力撫養長大。他在成長過程中努力求學,並孝順服侍母親。[3][1]

同治五年(1866年),他經當局考核批准後開始為母親興建節孝牌坊

他曾受提學道丁曰健拔擢而得以入泮,並在入泮後獲選優等並成為補增廣生;但是,他在參加數次秋季鄉試後一直未能如願考取。[7]

政治生涯

[编辑]

光緒十五年(1889年)七月,他因為辦理團練事務有功,由增生授候選主事,賞戴花翎,後來又加道銜,旌表孝友。[3][1]

日本政府入主臺灣後,當局因其財力與聲望而加以重視。

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鄭如蘭逝世,享年七十七歲。[7]

家庭生活

[编辑]

他的元配恩貢生陳緝熙的長女;她在十八歲時嫁予鄭如蘭。[7]

新竹淨業院

文學生活

[编辑]

鄭如蘭愛好吟詠詩詞;他為北郭園詩社「吟社」創立者,並一生致力於其活動。[4]

著作

[编辑]

參見

[编辑]

連結

[编辑]

參考來源

[编辑]
  1. ^ 1.0 1.1 1.2 1.3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國家圖書館. memory.ncl.edu.tw. [2017-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5) (中文(臺灣)). 
  2. ^ Sturgeon, Donald. 新竹縣志初稿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org. [2017-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4) (中文(臺灣)). 
  3. ^ 3.0 3.1 3.2 3.3 卓克華. 《竹塹媽祖與寺廟》. 揚智. 2010年: 257頁. ISBN 978-957-818-943-0. 
  4. ^ 4.0 4.1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 www.th.gov.tw. [2017-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5). 
  5. ^ 明治41年12月19日鄭如蘭立再遺囑書. 臺灣史檔案館資源系統. [2017-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1). 
  6. ^ 吳密察:〈學術與政治之間—鄭欽仁教授〉,《臺灣國際研究季刊》7卷4期(2011年12月),頁25-48。
  7. ^ 7.0 7.1 7.2 人物誌. www.hcccb.gov.tw. [2017-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