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文村
出生 (1948-05-27) 1948年5月27日76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中縣大肚鄉(今臺中市大肚區)
国籍 中華民國
教育程度
奖项IEEE Fellow
教育部學術獎
IEEE計算機學會英语IEEE Computer Society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
教育部終身榮譽國家講座
IEEE計算機學會英语IEEE Computer SocietyTaylor L. Booth Education Award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資訊科學
机构國立清華大學(1976年-)
中央研究院(2012年-)

陳文村(1948年5月27日),台灣臺中市人,資訊通訊學者,教育部終身榮譽國家講座,曾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現為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學歷

[编辑]

簡歷

[编辑]

生平

[编辑]

陳文村成長於台中縣大肚鄉,在大肚國小舊址磺溪書院接受小學一、二年級啟蒙教育,讀過清水中學(現臺中市立清水高級中等學校)初中部,1966年在台中一中完成高中教育,1970年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之後赴美深造,改念計算機科學,1976年取得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電機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後,即回台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他是當時少數回台任職的計算機科學博士。

陳文村擔任過教育部科技顧問及顧問室主任;在教育部任內,規劃大學校園、校際網路,後來發展為「台灣學術網路」,為台灣第一個網際網路,並推動中小學資訊化、大學前瞻科技教育改進計畫。1994年創辦清大電腦與通訊科技研發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98年創立清大電機資訊學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3年受聘台灣聯合大學系統首任研發副校長。

2006年,通過清大及教育部校長遴選委員會徵選,陳文村出任清大第三任遴選校長;為清大在台建校以來,所培育出的第一位清大校長。校長任內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創設相當多新制度,大幅提升清大學術聲譽及國際知名度;任內特別重視大學部教育:以推行「繁星計畫」大學甄選入學機制及成立台灣第一個強調住宿學院教育的「清華學院」著稱。2010年2月校長卸任後,專任「清華特聘講座」教授。2012年3月受聘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陳文村早期從事軟體工程研究,1980年代初期設計出台灣第一部計算機區域網路,近年來,專注於行動網路物聯網之研究。陳文村由於資通訊學術研究及對資通訊教育之貢獻,於2004年獲教育部頒予終身榮譽國家講座,2011年IEEE計算機學會英语IEEE Computer Society頒予Taylor L. Booth Education Awar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

陳文村對台灣高科技產業多所貢獻,除擔任過經濟部資訊工業策進會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單位顧問外,自1990年11月擔任經濟部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輔導計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技術審查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召集人長達十四年;兩計畫對台灣產業技術提升卓有貢獻[2][3]。陳文村2006年7月受聘擔任四年行政院科技顧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1年1月出任「智慧電子國家型科技計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總主持人,以開創醫療電子、能源電子、前瞻資通訊電子產業技術與應用為總目標。

教育部任內

[编辑]

陳文村自1988年7月擔任四年教育部科技顧問,1992年8月借調教育部,出任顧問室主任。在教育部七年七個月任內,規劃校際網路、中小學資訊化與先導跨校遠距教學,推動多項人文、科技教育改進方案。任內較重要的事蹟包括:規劃大學校園、校際網路,後來發展為「台灣學術網路」(TANet,Taiwan Academic Network),為台灣第一個網際網路Internet[4];推動大學教學改進:課程、學程規劃與編訂,本土化教材編撰,教學能力再充實及建立完整成果評估考核制度;推動人文社會、生物科技、通訊科技、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材料科技等前瞻教育改進計畫,大幅改善當時教研環境[5]。1994年協助成立「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發行《通識教育季刊》,搭起大學通識教育交流平台;主辦第一、二屆「工程教育國際研討會」,促成「工程教育研究國際網路」(iNEER,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校長任內

[编辑]

陳文村校長四年任內,大幅提升國立清華大學國際聲譽:在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清大由2006年343名,大幅晉升到2009年的223名[6];201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改進評比指標,清大躍升到107名,首度超越國立臺灣大學,居台灣各大學排名之冠[7]。2011年上海交通大學根據2005年至2009年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學校資源等辦學績效,首度公布兩岸四地百強大學排名,清大名列第四;如不計學校規模(總量)指標,清大辦學績效居百強之首。[8][9]

陳校長任內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教育部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俗稱「五年五百億計畫」),獲得教育部考評審議委員會高度肯定[10]。2010年1月中央研究院劉兆漢副院長在陳校長卸任惜別茶會中指出:「2006年剛推動五年五百億計畫,當大家正倍感壓力地等待成績出現時,清華早在陳校長的領導下,做好完善準備並穩健地出發。」[11]

陳校長任內創設相當多新制度及創舉:成立「校務發展諮詢委員會」,引領清華長遠發展方向[12][13][14][15]。將秘書室擴編為「秘書處」,強化校務規劃考核、財務管理、公共事務、校友服務等功能,創刊《首頁故事》、英文《Tsing Hua Newsletter》,成立「校友服務中心」、「財務規劃室」,四年募款近8億元。成立「國際學生活動中心」、「國際事務處」,四年任內在校國際學生倍增,簽訂學術合作交流之國際大學大幅成長[16][17]。陳校長任內加強兩岸清華師生、學術交流,2009年10月陳校長率團訪問北京清華大學,簽訂「學術交流與合作備忘錄」、「教師與學生交流協議」,並首度各自提撥基金,支持共同研究計畫之進行。[18]

任內設置講座與特聘教授、學術卓越獎勵、專任教師評量辦法,建立頗為完善的薪階制度,實施彈性薪資。為了整合清華重點領域研究,合併材料科學中心與納米微系統中心為「奈微與材料科技中心」,新成立「生物醫學科技研發中心」、「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基礎科學研究中心」;根據湯姆森路透重要科學指標(ESI)統計,陳校長任內四年清華論文被引用次數倍增,材料科學學門躋身ESI世界五十強,生物暨生化、臨床醫學兩學門入選ESI前1%排行榜。[19][20][21]

陳校長任內重視產業服務、創新育成,促成台達電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聯發科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聯詠科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等知名企業與清大設立聯合產學實驗室,另設置「傑出產學合作獎」,成立單一窗口「產學合作辦公室」(2010年納入正式編制,更名為「產學合作營運總中心」),整合產學企畫、智財技轉及創新育成等業務,成效顯著[22][23][24][25];成立清華企業家協會(TE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提供清華校友企業家交流、發展平台,協助清華校友創業,促進兩岸清華企業家校友合作,並連結回饋母校。

任內革新大學部招生,2006年起逐年推行各學院院招生,強調跨院系教育、大一不分系,迄2009年推行至全校各學院。2006年率先推出「繁星計畫」大學甄選入學機制,縮小城鄉教育機會差距、培育不同面向優秀人才、使校園更加多元,廣獲社會認同。教育部試行四年後,於2010年取代現行的「學校推薦」甄選入學,更名為「繁星推薦」,正式納入大學甄選入學招生制度。[26][27][28]

陳校長任內特別重視大學部教育,2007年7月成立「大學部教育改進工作小組」,重新釐定清華教育目標,全面檢討大學部基礎教育、共同必修、通識教育,於2009年12月完成「大學部教育改進白皮書」[29]。陳校長任內鼓勵學生服務學習,2007年率各大專院校之先,開辦暑期國際志工,以培養具有國際觀、奉獻與服務精神的清華人[30][31][32][33]。2008年創立台灣第一個強調住宿學院教育的「清華學院」,帶給大學生嶄新的校園學習環境[34][35][36]。另成立「教學發展中心」,設立「傑出導師獎」,以提升教學、學生輔導品質。[37]

陳校長四年任內大刀闊斧進行校園基礎建設,體育設施更新、成功湖畔美化,清華會館、立體機車停車場、台積館、1,000 床學生宿舍(學、儒齋)、環校步道及全校共同管道等重要建設完工啟用[38][39];新南門、奕園相繼落成,南校區呈現迥然新面貌[40];教學大樓(台達館,2011年10月落成啟用)、學習資源中心(旺宏館,2013年4月落成啟用)及清齋改建(2012年9月落成啟用)等,也在任內擎劃施工;另籌建多功能體育館(校友體育館,2012年11月落成啟用)、教師聚會所(名人堂,2014年1月落成啟用)、創新育成大樓(2016年4月落成啟用)、清華實驗室(2018年5月落成啟用)及生物醫學科技大樓(因經費短缺,併入清華實驗室規劃)等,四年中明顯改善清華教研環境。[41][42]

2006年陳文村校長就任時,提出學術卓越、高品質教學、長遠規劃校務、強化經營體質等治校理念與願景,任內四年逐一落實[43]。2009年12月在陳校長任內最後一次校務發展諮詢委員會議中,校務發展諮詢委員高度肯定陳校長的四年政績表現[15]。2010年1月清華獲教育部頒予全國唯一大學「友善校園卓越獎」,陳校長榮獲頒予「友善校園傑出首長獎」,是為陳校長四年治校最佳寫照。[44]

學術貢獻

[编辑]

陳文村早期從事軟體工程研究,設計出來的自動軟體測試系統,曾被美國陸軍、空軍及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使用。1980年代初開始計算機網路平行處理研究,於1982年設計出台灣第一部資源共享區域網路,於1988年協助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究所開發當時最先進的VLSI設計技術,設計出平行處理晶片及台灣第一部平行處理系統。2000年以來,致力於寬頻網路無線網路研究,自2000年4月擔任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下一世代資訊通訊網路尖端技術與應用」及延續計畫總主持人共八年,結合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三十多位教授,共同研究高性能封包交換網路、異質無線網路及前瞻網際網路應用,獲致許多創新研究成果。

陳文村在平行處理研究方面,主要探討平行處理系統處理能量與平行演算法效能;其中對具廣擴及重組功能平行處理架構上之平行演算法多所貢獻。在計算機網路研究方面,主要貢獻在廣播式網路安全、寬頻交換網路架構與無線網路之品質服務保證。陳文村之資通訊學術研究與教育貢獻甚受國際學界肯定,四度受邀擔任IEEE計算機學會英语IEEE Computer Society傑出講座(Distinguished Visitor),主講計算機及通訊網路;由於平行處理系統設計及軟體工程之貢獻,1994年獲選為IEEE Fello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99年獲IEEE計算機學會英语IEEE Computer Society頒予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得獎事蹟為「對平行處理與高速網路系統設計之貢獻」,陳文村為迄今唯一獲此榮譽的台灣學者;2006年獲母校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頒予「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傑出校友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得獎事蹟為「對資訊科技之傑出與開創性貢獻,及資訊科學與工程教育之卓越領導」;2011年IEEE計算機學會英语IEEE Computer Society頒予Taylor L. Booth Education Awar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為該學會最高榮譽教育獎,得獎事蹟為「對台灣與全球性計算機科學教育之貢獻,並且在各個層面推動計算機網路教育」。[45][46][47][1]

陳文村除了學術研究外,自1987年8月擔任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發行之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編輯、總編輯長達十年;在陳文村擔任總編輯期間,該期刊首度被國科會評為「學術研究傑出期刊」[48] 。陳文村是IEEE平行與分散式系統國際會議英语International_Conference_on_Parallel_and_Distributed_Systems的創始人及首屆(1992年)大會主席、2000年IEEE分散式計算系統國際會議英语International_Conference_on_Distributed_Computing_Systems的大會主席,也是其他多項國際重要會議的議程主席、大會主席、大會主講人。[49]

榮譽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IEEE 計算機學會YouTube,2011年9月8日. [2011年12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6日).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Boothyoutube”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2. ^ 經濟部工業局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輔導計畫 - 成果要覽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0-12-12.
  3. ^ 經濟部技術處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 - 計畫成果. [201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4. ^ 台灣學術網路運作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3-05-06.
  5. ^ 教育部顧問室網頁. [2013-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5). 
  6. ^ 2009年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行出爐 清華排名再度大幅躍進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0-07-28.
  7.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0. [2010-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7). 
  8. ^ 两岸四地百强大学排名. [2013-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9. ^ 2011年上海交大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及QS世界大學領域排名本校獲佳績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11.
  10. ^ 賀!本校在「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第二梯次審議成績亮眼,經費調增額度及比例居全國之冠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11. ^ 陳文村校長卸任惜別茶會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0-09-14.
  12. ^ 校務發展諮詢委員會 為清華勾勒未來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13. ^ 第二次校務發展諮詢委員會 勾勒清華未來發展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14. ^ 第三次校務發展諮詢委員會 集思協力擘劃清華前景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15. ^ 15.0 15.1 第四次校務發展諮詢委員會 為清華未來策略方向掌舵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16. ^ 清華國際師生的另一個家---「國際學生活動中心」開幕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17. ^ 國際事務處姊妹校統計表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4-07-14.
  18. ^ 本校與北京清華大學簽訂合作協議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4.
  19.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 期刊論文統計. [201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20. ^ 清大材料科學榮登世界百強 排名37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4.
  21. ^ 本校生物生化領域首度入選ESI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22. ^ 「孕育新業,成就夢想」--清大創新育成中心歡慶十週年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23. ^ 聯詠科技贊助清華大學共同研發「前瞻性系統晶片技術」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24. ^ 2009年本校傑出產學合作獎暨新進人員研究獎頒獎典禮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25. ^ 產學合作辦公室榮獲99年「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0-09-07.
  26. ^ 清大繁星計畫廣納全台各地150位高中生 平衡城鄉差距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27. ^ "大學招生新管道-繁星計畫",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通訊》第172期,2008年12月15日出版. [2011年1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23日). 
  28. ^ "教育部2011年大學甄選入學招生說明". [2022-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1). 
  29. ^ 陳校長文村等一級主管訪問美國名校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30. ^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服萬人務—清華首批國際志工團隊成行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31. ^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服萬人務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32. ^ 跨越國界的關懷 2008年清華國際志工服務行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33. ^ 2009年清華暑期國際志工 秉持謙卑、關懷心擁抱世界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34. ^ 擷取住宿學院精神‧融和清華特色--本校成立「清華學院」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08-04.
  35. ^ 教育新創舉--「清華學院」正式啟航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36. ^ "清華學院",《清華校友通訊》第154期,2008年11月20日出版. [2011年1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37. ^ 清華大學「第一屆傑出導師獎」頒獎典禮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38. ^ 清華會館—學者、校友溫馨的家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0-12-23.
  39. ^ 企業興學美事-「科技管理學院-台積館」慶落成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40. ^ 清華奕亭、新南門揭牌啟用 南校區大展迥然新意象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0-09-14.
  41. ^ 「清華大學台達館」歡慶動土--清華大學與台達電子聯手打造綠色教學大樓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0-05-06.
  42. ^ 「清華大學旺宏館」歡慶動土--清華大學與旺宏電子聯手打造新世代學習資源中心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43. ^ "四年校務綜合報告"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0-04-09.
  44. ^ 本校榮獲全國友善校園卓越獎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0-09-14.
  45. ^ IEEE 計算機學會新聞室,2011年2月25日. [2011年8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6月29日). 
  46. ^ "資通訊教育 陳文村獲國際獎",中央通訊社,2011年2月23日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年3月5日,.
  47. ^ 資工系特聘講座教授陳文村教授獲頒2011年「泰勒布斯教育獎」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3-09.
  48. ^ "JISE得國科會傑出期刊獎感言". [2011-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49. ^ 清華主辦第13屆「IEEE平行與分散式系統國際會議」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6-30.

外部連結

[编辑]
前任:
徐遐生
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2006年—2010年
繼任:
陳力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