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饮食文化,是人类不断开拓食源、开发食品、制造食器、消费食物的过程,以及以進食为基础的习俗、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在饮食活动中的方式、过程和功能等结构组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概述
[编辑]人类学家張光直认为“到达一个文化的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1]
饮食文化往往包含各种礼仪和文化,例如食材的选择、菜单的制定、烹饪的方法、餐具的选择、食客的座次、食用的顺序等等。
除此以外,在不同文化中,还规定了平日与节日所食用的食物,还有饮食的频率、进食的时间等,也都属于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在全球化的趋势中,饮食文化也有趋于相同的一面。例如在全球流行的欧美快餐企业、方便食品和零食等。
各地的传统菜色大多以家庭为传播单位,由父母传授给下一代。过于复杂的菜式,则变为一种菜系在当地的餐厅或相应菜系的烹饪班或餐厅中传授。
近年来,除了本地的饮食文化以外,还涌现了一些全世界所认同的饮食文化,例如:素食主义、慢食运动等。
飲食也被認為是具意識形態的習慣,持續生產國家意象卻又毫不顯著的民族主義。
歷史
[编辑]古埃及
[编辑]古羅馬
[编辑]古希臘
[编辑]中世紀
[编辑]臺灣
[编辑]中國
[编辑]韓國
[编辑]日本
[编辑]香港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 Food in Chinese culture :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07-01. ISBN 978-030-001-9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