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子烤肉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吃烤肉,铁盘下的炉火用于保温而非烹调
由食客自行烤制的炙子烤肉

炙子烤肉起源于中国北方塞外的蒙古族,随着满洲入主中原,技艺带入北京。炙子烤肉成型于康熙二十五年。炙子指用铁条钉成的铁板,烧热后用来炙烤,烤肉多余的脂肪透过缝隙滴走[1]。而烤肉的柴火主要使用带有芳香的木柴,如松木或枣木、梨木等果木[2]。主要用牛羊肉,多为清真法宰杀。

在北京,炙子烤肉分为“文吃”和“武吃”。文吃即是由师傅在后厨准备好,吃相较为斯文。武吃即围站在炙子旁,自己取腌好的肉在炙子上烤熟[3]。配菜通常是大葱/洋葱和芫荽。一同配芝麻烧饼食用。蘸食的小料分干湿两种,干料通常是孜然、茴香、辣椒和芝麻,湿料则是芝麻油、醋。

清末京城以烤肉闻名的饭店有三家,烤肉宛、烤肉季和烤肉王。目前仅剩“南宛北季”。烤肉宛以烤牛肉为主,烤肉季为羊肉。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老北京最怀念的炙子烤肉,不只是“南苑北季”. 大风号. [2018年1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6月9日). 
  2. ^ 炙子烤肉 您是文吃还是武吃?. 千龙网. [2018年1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14日). 
  3. ^ 贴秋膘,吃烤肉。您爱文吃还是武吃?. 大风号. [2018年1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