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伟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应伟(1877年9月29日—1964年6月26日),字硕甫,一作硕辅,男,江苏吴县人,中国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中国近代气象、天文、地磁、地震等学科开拓者之一。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之父。
生平
[编辑]王应伟1877年9月29日出生于江苏吴县(今苏州市),童年从师学文,喜读古算学,青年时开设私塾维持生计,后来在广东潮州某中学讲授中国式算术。数年后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物理学校数学科,毕业后经推荐在东京中央气象台任职,从事气象、地球物理、天文等观测研究。[1][2]
1915年,王应伟回国任吉林一中教员,次年在北京中央观象台任磁力科技正(一说技士[2]),后任气象科科长,同时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授气象学、天文学等课程。1922年参与成立中国天文学会[1]。另曾为中国科学社天文股成员、中国气象学会理事、编辑委员[2]。
1929年,王应伟经青岛观象台台长蒋丙然邀请,任气象地震科科长,后因天文磁力科科长高平子赴南京筹办紫金山天文台,由王应伟兼任天文磁力科科长。此外还在国立山东大学讲授球面天文学等课程[1]。1931年,王应伟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地震学专著《近世地震学》。1936年被聘为国立编译馆气象学名词审查委员[2]。
1938年1月日军占领青岛后,王应伟辞去公职,在北平隐居,研究中国古历法、古天文学。1948年当选吴县旅平同乡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应伟经顾颉刚推荐,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任特约研究员(义务),后历经四年写成50余万字的《中国古历通解》一书,研究所授予其锦旗一面以资表彰。1963年,王应伟准备为该书编写补遗,但未能完成。1964年2月26日病逝于北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