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百姓,字面意為一姓氏,今引申指一般平民,如「老百姓」、「平民百姓」。但古代為氏族社會,百姓實際上指氏族首領,即貴族。在夏商周等上古時期,位高權重者最早是用氏族稱之,而氏族在漫長歷史中常獲得封地或衍生旁支,便以姓氏去命名封地,反之以封地名稱去命名後人,詩經中記載堯帝時期首先出現百姓這個官名,負載管理天子和諸多封地往來的庶務。到漢朝與魏晉時期,百姓實際上是指世家百姓,包含有權的官宦、有家產的豪門、有名的學者、或鉅商富賈,若不具備條件則稱寒門,然而即使寒門也少包含醫者、工匠、小商與小農等黔首黎民。到晉宋結束許久之後,後代著書或注釋時的百姓漸漸指平民百姓。

古代,百姓常用黔布(黑布)作為頭巾,故亦稱黔首黎庶;而又因著麻布衣裳,又稱布衣。百姓也稱為閭閻,出處為《史记·平准书》:「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中国古代以廿五家为一,而里巷的大门。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