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6—2007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氣旋季總結圖
氣旋季長度
首個系統形成2006年10月31日
末個系統消散2007年4月6日
最強風暴
名稱澤維爾
 • 最高風速175 km/h(110 mph)
10分鐘平均風速
 • 最低氣壓930 hPambar
氣旋季統計
熱帶擾動數15
熱帶低氣壓數12
熱帶氣旋數6
強烈熱帶氣旋數2
死亡人數不明
財產損失不明
相關條目
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
2004-05 2005-06 2006-07 2007-08 2008-09
斐濟氣象局熱帶氣旋等級
等級 風速
5級 強烈熱帶氣旋 ≥108
≥199公里每小時
4級 強烈熱帶氣旋 86–107節
158–198公里每小時
3級 強烈熱帶氣旋 64–85節
118–157公里每小時
2級 熱帶氣旋 48–63節
88–117公里每小時
1級 熱帶氣旋 34–47節
63–87公里每小時
熱帶低氣壓 0–33節
0–62公里每小時

2006-2007年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在2006年11月1日開始,並在2007年4月30日完結。

簡介

[编辑]

此文內容只包含在南太平洋和塔斯曼尼亞海形成的熱帶氣旋的介紹。

風暴是由斐濟新西蘭命名的。

斐濟威靈頓警告範圍的熱帶低氣壓就會被編號為xxF。

熱帶氣旋

[编辑]

如果一個熱帶低氣壓在南緯0-25度,東經160度至西經120度之間增強為熱帶氣旋的話,Nadi颱風中心就會為它命名。如果一個罕有熱帶低氣壓在南緯25-40度,東經160度至西經120度之間增強為熱帶氣旋的話,威靈頓熱帶氣旋警報中心應從斐濟名字列表取名。

強烈熱帶氣旋澤維爾(Xavier)

[编辑]
4級 強烈熱帶氣旋(FMS
4級 熱帶氣旋(SSHWS
 
持續日期2006年10月21日-2006年10月26日
強度175 km/h(110 mph(十分鐘) 
930 hPambar

在10月21日,一熱帶低氣壓在索羅門群島之東南形成。它很快便增強為一熱帶氣旋並被命名為Xavier。它在10月24日,達到最高風速後便開始減弱,並於10月26日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 02F

[编辑]
熱帶低氣壓(FMS
 
持續日期2006年10月24日-2006年10月29日
強度風力不詳 
1004 hPambar

在10月24日,一熱帶低氣壓在國際換日線之東形成。它很快便受到熱帶氣旋Xavier的影響,並於10月26日消散。

熱帶低氣壓 03F

[编辑]
熱帶低氣壓(FMS
 
持續日期2006年11月1日-2006年11月3日
強度風力不詳 
1004 hPambar

在11月1日,一熱帶擾動在國際換日線之東形成。它很快便增強為一熱帶低氣壓,但它在11月3日便消散了。

熱帶氣旋亞尼(Yani)

[编辑]
3級 強烈熱帶氣旋(FMS
1級 熱帶氣旋(SSHWS
 
持續日期2006年11月16日-2006年11月26日
強度140 km/h(85 mph(十分鐘) 
960 hPambar

在11月16日,一熱帶擾動在國際換日線之西形成。它在第二天便增強為一熱帶低氣壓,再在11月22日增強為一熱帶氣旋並被命名為Yani。它在11月24日,達到最高風速後便開始減弱,斐濟於11月25日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熱帶低氣壓 05F

[编辑]
熱帶低氣壓(FMS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2006年11月29日-2006年12月4日
強度55 km/h(35 mph(十分鐘) 
997 hPambar

在11月29日,一熱帶擾動在索羅門群島之東北偏北形成。它很快便增強為一熱帶低氣壓。第二天,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但它在12月1日便消散了。

熱帶低氣壓 06F

[编辑]
熱帶低氣壓(FMS
 
持續日期2007年1月9日-2007年1月15日
強度55 km/h(35 mph(十分鐘) 
1000 hPambar

在1月9日,一熱帶低氣壓在國際換日線之東形成。1月16日,它轉化成一溫帶氣旋。

熱帶氣旋思蒂(Zita)

[编辑]
2級 熱帶氣旋(FMS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2007年1月18日-2007年1月25日
強度110 km/h(70 mph(十分鐘) 
975 hPambar

在1月16日,一熱帶擾動在國際換日線之東形成。它在1月18日增強為一熱帶低氣壓。1月23日,它增強為一熱帶氣旋並被命名為Zita。1月25日,它成為一溫帶氣旋。

熱帶氣旋亞瑟(Arthur)

[编辑]
2級 熱帶氣旋(FMS
1級 熱帶氣旋(SSHWS
 
持續日期2007年1月21日-2007年1月27日
強度110 km/h(70 mph(十分鐘) 
975 hPambar

在1月21日,一熱帶低氣壓在國際換日線之東形成。1月23日,它增強為一熱帶氣旋並被命名為Arthur。1月26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第二天,它成為一溫帶氣旋。

熱帶低氣壓 09F

[编辑]
熱帶低氣壓(FMS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2007年2月1日-2007年2月5日
強度55 km/h(35 mph(十分鐘) 
997 hPambar

在2月1日,一熱帶擾動在國際換日線之東形成。2月2日,它增強為一熱帶低氣壓。2月3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2月4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第二天,它成為一溫帶氣旋。

熱帶擾動 10F

[编辑]
熱帶擾動(FMS
 
持續日期不詳-不詳
強度風力不詳 

由於斐濟氣象部門在內部編號10F時,尚未發出報告,但這個系統在斐濟氣象部門未及發出報告前便消散了,所以沒有人知道10F的存在,但12F出現後,有人電郵斐濟氣象部門詢問原因,他們就這樣解釋了。

熱帶擾動 11F

[编辑]
熱帶擾動(FMS
 
持續日期不詳-不詳
強度風力不詳 

由於斐濟氣象部門在內部編號11F時,尚未發出報告,但這個系統在斐濟氣象部門未及發出報告前便消散了,所以沒有人知道11F的存在,但12F出現後,有人電郵斐濟氣象部門詢問原因,他們就這樣解釋了。

熱帶低氣壓 12F

[编辑]
熱帶低氣壓(FMS
 
持續日期2007年3月19日-2007年3月23日
強度55 km/h(35 mph(十分鐘) 
998 hPambar

在3月19日,一熱帶擾動在國際換日線之東形成。它在3月21日增強為一熱帶低氣壓。它在3月23日消散。

熱帶氣旋貝基(Becky)

[编辑]
2級 熱帶氣旋(FMS
1級 熱帶氣旋(SSHWS
 
持續日期2007年3月26日-2007年3月29日
強度110 km/h(70 mph(十分鐘) 
975 hPambar

在3月25日,一熱帶低氣壓在萬那杜之西北形成。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氣旋並被命名為Becky。它在3月29日消散。

熱帶氣旋克里夫(Cliff)

[编辑]
2級 熱帶氣旋(FMS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2007年4月3日-2007年4月6日
強度100 km/h(65 mph(十分鐘) 
980 hPambar

在4月3日,一熱帶低氣壓在國際換日線之西形成。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氣旋並被命名為Cliff。4月6日,它成為一溫帶氣旋。

熱帶低氣壓 15F

[编辑]
熱帶低氣壓(FMS
 
持續日期不詳-不詳
強度風力不詳 

由於斐濟氣象部門在內部編號15F時,尚未發出報告,但這個系統在斐濟氣象部門未及發出報告前便消散了,所以沒有人知道15F的存在。

風暴名稱

[编辑]
  • Xavier 01F
  • Yani 04F
  • Zita 07F
  • Arthur 08F
  • Becky 13F
  • Cliff 14F
  • Daman(未用)
  • Elisa(未用)
  • Funa(未用)
  • Gene(未用)
  • Hettie(未用)

內部連結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