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特伽羅論者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初期佛教
經典

最初僧伽
 大眾部
 ├ 一說部
 ├ 說出世部
 ├ 灰山住部
 ├ 多聞部
 ├ 說假部
 └ 制多部
 上座部
 ├ 雪山部
 ├ 说一切有部
  ├ 說轉部
  └ 经量部
 ├ 可住子部
  └ 正量部
 └ 分別說部
  ├ 化地部
  ├ 法藏部
  ├ 飲光部
  └ 赤銅鍱部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補特伽羅論者(梵文:PudgalavādaPudgalavādins),或譯補特伽羅派佛教阿毘達摩術語,最早由說一切有部提出,是支持「有補特伽羅」的宗派的合稱。說一切有部迦多衍尼子發智論》主張「無補特伽羅[1]。後來提婆設摩識身論》自稱性空派,將支持「有補特伽羅」的宗派概括統稱為補特伽羅派。其中的宗派,包括了主張「補特伽羅自體實有」的犢子部[2]及其支派正量部等,和認為「有勝義補特伽羅」的說轉部[3]等。赤銅鍱部論事[4]也批判了補特伽羅派。

大乘佛教許多宗派在「無人我亦無法我」的無我綱領下對補特伽羅派進行批判。

學說

[编辑]

提婆設摩識身論》自稱“性空論者[5]而批判了“補特伽羅論”者: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

後續記載

[编辑]

異部宗輪論》記載說轉部認為「有勝義補特伽羅」[27],此勝義補特伽羅是五蘊所攝微細難以施設之法[28]

龍樹大智度論》等記載有第五不可說法藏[29],並記載犢子部認為「是第五不可說法藏中所攝」[30]補特伽羅不是五蘊有為法和無為法所攝,是不可說法所攝,此說不見於《大毘婆沙論》等早期部派佛教著作和《異部宗輪論》等。

玄奘世親大乘成業論》記載有「不應執我體實有,與六識身為所依止」[31],經常被稱為是在批判犢子部的觀點。

註釋

[编辑]
  1. ^ 符秦僧伽跋澄譯《鞞婆沙論》:「問曰。何以故彼作經者(迦旃延子)立此經(阿毘曇八犍度論)。答曰。……或以三事故。增益智故。開意故。離計故。……離計人者。誦爾所阿毘曇前句後何。如是四句不說計人。一切中說無我行。非眾生、非命、非長養、非士。空淨聚也。以三事益智、開意、離計人故作此經。」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復次以三因緣故。尊者迦旃延子造作此經(阿毘曇八犍度論)。一為增益智故。二為開覺意故。三為斷我故。……斷我人者。彼尊者造阿毘曇經。未曾說有我。於一切處常說無我無人。以如是等眾因緣故。彼尊者造阿毘曇經。」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復次尊者(迦多衍尼子)以三因緣制造此論(阿毘達磨發智論)。一為增益智故。二為開覺意故。三為遮計我故。……遮計我者。尊者所造阿毘達磨。未曾說有補特伽羅。恒顯諸行空。無有我。以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彼尊者制造此論。」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犢子部與說一切有部的根本異義,是實有不可說的補特伽羅。在『發智論』主的心目中,補特伽羅無實,在佛法內部,是毫無問題的,並沒有如五事惡見那樣的痛加破斥(到『識身論』, 才論破補特伽羅)。大概犢子部那時還沒有別立宗風,所以『發智論』沒有論到。」
  2. ^ 2.0 2.1 符秦僧伽提婆譯《阿毘曇八犍度論》:「如不可得,空也,前心不住後心,云何憶本所作?答曰:眾生法中,得如此智,憶本所作。」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以何等故?如不可得,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為止他人意故,或有說者:有,以有故,憶本所作。……以何等故?不可得,……前心不往後心,而能憶本所作。……答曰:眾生之法,得如是相似習智。」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補特伽羅既不可得,又無前心往後心理,何緣能憶本所作事?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或有執:補特伽羅自體實有,如犢子部,彼作是說:我許有我,可能憶念本所作事。先自領納,今自憶故,若無我者,何緣能憶本所作事?……補特伽羅既不可得,又無前心往後心理,何緣能憶本所作事?答:有情於法,由串習力,得如是同分智。」
  3.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於實義中,人不可得。」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諦義勝義補特伽羅,都不可得。」
    姚秦失譯《十八部論》:「彼相續部根本見者:……有第一人。」
    真諦譯《部執異論》:「說度部是執義本:……有真實人。」
    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其經量部本宗同義:謂說諸薀有從前世轉至後世,立說轉名。……執有勝義補特伽羅。」
  4. ^ 赤銅鍱部論事》之覺音注(元亨寺譯本)記載:此「補特伽羅」者,是我、有情、命者。佛教內之補特伽羅論者,仰望世尊:「為己利益之修行,有補特伽羅」,而執「補特伽羅,是依諦義、勝義而得」。
  5. ^ 符秦僧伽提婆譯《阿毘曇八犍度論》:「所謂此見:此是我,若語,若覺,作、教作,生、等生,於彼彼作善惡行受報,此邊見有常見攝,苦諦斷也。」
    玄奘迦多衍尼子發智論》:「諸有此見:此是我,是有情,命者,生者,養育者,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教者,生者,等生者,起者,等起者,語者,覺者,等領受者。非曾不有,非當不有,於彼彼處,造善惡業,於彼彼處,受果異熟,捨此蘊,續餘蘊。此邊執見常見攝,見苦所斷。」
    提婆設摩阿毘達磨識身足論》:「性空論者,作如是言:『諦義勝義補特伽羅,非可得,非可證,非現有,非等有,是故無有補特伽羅。』補特伽羅論者問言:『具壽!慈何所緣?』答言:『諸法性,有等有,由想等想,假說有情,於此義中,慈緣執受諸蘊相續。』彼問:『汝說慈緣執受蘊相續耶?』此答言:『爾。』彼復問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當使有情具諸快樂,如是思惟入慈等至。』此答言:『爾,彼作是言,汝聽墮負。』」
    玄奘譯《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一切法,無我,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育者,無補特伽羅。於此身內空,無士夫,無能作者,無遣作者,無能受者,無遣受者,純空行聚。』」
  6. ^ 提婆設摩識身論》:「 性空論者作是問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如是五趣,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捺落迦趣、傍生趣、鬼趣、天趣、人趣,決定別有奈落迦趣,乃至決定別有人趣。』彼答言:爾。
    • 復問彼言:汝然此不?『有從奈落迦沒,生傍生趣。』彼答言:爾。汝聽墮負:
      • 若『有五趣,決定安立,不相雜亂。……』則不應說:『有從奈落迦沒,生傍生趣。』汝作是言,不應道理。
      • 汝今若說:『有從奈落迦沒,生傍生趣。』則不應說:『如是五趣,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言:『此五趣,決定安立,不相雜亂。……』不應道理。
    • 彼作是言:『定有從奈落迦沒,生傍生趣。』應問彼言:汝然此不?『彼即是彼。』答言:不爾。汝聽墮負。……
    • 若作是言:『彼即是彼。』應問彼言:汝然此不?『彼奈落迦,即傍生趣。』答言:不爾。汝聽墮負。……
    • 若作是言:『彼異於彼。』應問彼言:汝然此不?『奈落迦斷,別生傍生。』答言:不爾。汝聽墮負。……
    • 若作是言:『不可說彼或彼或異。』應問彼言:汝然此不?『有從奈落迦沒,生傍生趣。』如是之言亦『不可說或彼或異』。答言:不爾。汝聽墮負。……
    如有從奈落迦沒,生傍生趣,如是有從奈落迦沒,生於鬼趣,亦爾。」
    「復問彼言:汝然此不?『有從奈落迦沒,生於人趣。』彼答言:爾。汝聽墮負。……如有從奈落迦沒,生於人趣。如是有從奈落迦沒,生於天趣,亦爾。如奈落迦趣,如是傍生、鬼、天、人趣,亦爾。此中差別者,於奈落迦傍生鬼趣中,不應說有所堪能,於天、人趣中應說有所堪能,於天人趣中,不應說無所堪能,於奈落迦傍生鬼趣中,應說無所堪能。」
    「性空論者作是問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如是八種補特伽羅,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預流果能作證向,若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能作證向,若阿羅漢果,決定別有預流果能作證向,決定別有預流果,乃至決定別有阿羅漢果能作證向,決定別有阿羅漢果。』彼答言:爾。
    • 復問彼言:汝然此不?『諸預流果能作證向,補特伽羅得預流果。』彼答言:爾。汝聽墮負。……
    • 彼作是言:『諸預流果能作證向,補特伽羅定得預流果。』應問彼言:汝然此不?『彼即是彼。』答言:不爾。汝聽墮負。……
    • 若作是言:『彼即是彼。』應問彼言:汝然此不?『彼作證向,即是住果。』答言:不爾。汝聽墮負。……
    • 又若作是言:『彼即是彼。』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諸預流果能作證向,補特伽羅不成就果,若預流果成就於果。』彼答言:爾。復問彼言:汝然此不?『彼不成就,即是成就。』答言:不爾。汝聽墮負。……
    • 若作是言:『彼異於彼。』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諸預流果能作證向斷,別生預流果。』答言:不爾。汝聽墮負。……
    • 若作是言:『不可說彼或彼或異。』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諸預流果能作證向,得預流果。』如是之言亦『不可說或彼或異』。答言:不爾。汝聽墮負。……」
    「性空論者作是問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如是三聚,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不定聚,邪性定聚,正性定聚。決定別有不定聚,決定別有邪性定聚,決定別有正性定聚。』彼答言:爾。復問彼言:汝然此不?『有從不定聚,入邪性定聚。』彼答言:爾。汝聽墮負。……」
    「性空論者作是問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如是三種補特伽羅,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學補特伽羅,無學補特伽羅,非學非無學補特伽羅。』彼答言:爾。『法亦三種,謂:學法,無學法,非學非無學法。』彼答言:爾。復問彼言:汝然此不?『先是非學非無學法,次成學,既成學已,後成無學,成無學已,復成學法。』答言:不爾。汝聽墮負。……」
  7. ^ 雜阿含經·二一三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等,演說二法,諦聽,善思。何等為二?眼、色為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是名二法。若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是非二者,沙門瞿曇所說二法,此非為二。彼自以意說二法者,但有言說,聞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
    雜阿含經·三〇六經》:「爾時,世尊告彼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有二法,何等為二?眼、色為二,如是廣說,乃至非其境界故。所以者何?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名為人。
    於斯等法作人想:眾生(satta),那羅(nara),摩[少/兔]闍(manussa),摩那婆(mānava),士夫(purisa),福伽羅puggala),耆婆(jīva),禪頭(jantu)。 又如是說:我眼見色,我耳聞聲,我鼻嗅香,我舌甞味,我身覺觸,我意識法。彼施設又如是言說: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分齊。比丘!是則為想,是則為誌,是則言說,此諸法,皆悉無常、有為、思願緣生。……
    耳、鼻、舌,身、觸,緣生身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是無色陰,身根是色陰,此名為人。如上說,……緣意、法,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為人。如上廣說。」
  8. ^ 雜阿含經·三〇三經》:「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於路見玷牟留外道出家。……玷牟留外道出家即問:沙門瞿曇!苦、樂自作耶?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說苦、樂自作者,此是無記。復問:沙門瞿曇!苦、樂他作耶?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說苦、樂他作者,此是無記。復問:瞿曇!苦、樂為自他作耶?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說苦、樂自他作者,此是無記。復問:瞿曇!苦、樂非自非他無因作耶?佛告玷牟留外道出家:說苦、樂非自非他無因作者,此是無記。」
    提婆設摩識身論》:「性空論者作是問言:汝然此不?『自作苦樂。』答言:不爾。汝聽墮負。……
    若作是言:『自作苦樂。』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為鉆部盧出家外道說:『鉆部盧!即受即領,諸有欲,令自作苦樂,此鉆部盧!我終不說。』彼答言:爾。汝聽墮負。……
    若作是言:『他作苦樂。』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為鉆部盧出家外道說:『鉆部盧!異受異領,若有欲,令他作苦樂,此鉆部盧!我終不說。』彼答言:爾。汝聽墮負。……」
  9. ^ 雜阿含經·三〇〇經》:「時,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白佛言:云何?瞿曇!為自作自覺耶?佛告婆羅門:我說此是無記,自作自覺,此是無記。云何?瞿曇!他作他覺耶?佛告婆羅門:他作他覺,此是無記。婆羅門白佛:云何?我問自作自覺,說言無記,他作他覺,說言無記,此義云何?佛告婆羅門:自作自覺,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
    提婆設摩識身論》:「性空論者作是問言:汝然此不?『此作此受。』答言:不爾。汝聽墮負。……
    若作是言:『此作此受。』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為一梵志說言:『梵志!此作此受,是墮常邊。』彼答言:爾。汝聽墮負。……
    若作是言:『異作異受。』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為一梵志說言:『梵志!異作異受,是墮斷邊。』彼答言:爾。汝聽墮負。……」
  10. ^ 雜阿含經·一三三經》:「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是,見(diṭṭha)、聞(suta)、覺(muta)、識(viññāta),求(pariyesita),得(patta),隨憶,隨覺,隨觀(anu-vicarita manasā);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若有見言:有我,有世間,有此世,常、恒、不變易法;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若復有見:非此我,非此我所,非當來我,非當來我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若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見處,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者,於佛所狐疑斷,於法、於僧狐疑斷,是名比丘。」
    中阿含經·後誦·大品·阿梨吒經》:「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爾時,阿梨吒比丘本伽陀婆梨,生如是惡見:我知世尊如是說法,行欲者無障礙。……世尊告曰:如是,我為汝等長夜說栰喻法,欲令棄捨,不欲令受。若汝等知我長夜說栰喻法者,當以捨是法,況非法耶?復次、有六見處,云何為六?比丘者,所有色,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精或麤,或妙或不妙,或近或遠,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觀,知其如真。所有覺、所有想、所有此見,非我有,我非彼有,我當無我,當不有,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觀,知其如真。所有此見,若見、聞、識、知,所得,所觀,意所思念,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觀,知其如真。所有此見,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當後世有,常不變易、恒不磨滅法,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觀,知其如真。」
    提婆設摩識身論》:「性空論者作是問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為本牧驢頞李瑟吒苾芻說言:『苾芻!諸所見聞覺知法中,已得已求,意隨尋伺,如是一切,非我、我所,亦非我我,如是如實正慧觀見。』彼答言:爾。汝聽墮負。……」
    大毘婆沙論》:「《阿羅揭陀喻經》復說有六見處,謂:『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苾芻!應以正慧觀,彼一切,非我、我所,勿起我慢。諸所有受,乃至廣說。諸所有想,乃至廣說。諸有見、聞、覺、知,若得、若求,意隨尋伺,乃至廣說。諸有此見,有我,有有情,有世間,常恒凝住、無變易法,正如是住,乃至廣說。諸有此見,我應不有,我應非有,我當不有,我當非有,苾芻!應以正慧觀,彼一切,非我、我所,勿起我慢。苾芻!應於如是見處、取處等,隨觀察,無我、我所,若能如是,則於世間,無所執受,乃至廣說。』此中諸所有色、受、想者,即色、受、想蘊。諸有此見有我有情,乃至廣說,諸有此見我應不有,乃至廣說者,謂行蘊。諸有見、聞、覺、知等,謂識蘊。」
  11. ^ 提婆設摩識身論》:「性空論者問言:具壽!補特伽羅,當言有為?當言無為?若言有為,應同有為,可施設有生、滅、住、異;若言無為,應同無為,可施設無生、滅、住、異。具壽!世尊為諸苾芻說有二物:一者、有為,二者、無為。為無為外,無別有物,是故無有補特伽羅。」
  12.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若心有使,使有使心,彼使使此心耶?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為止一心者論故,彼作是說:有使心,無使心,即是一心。……我人論者作如是說:人縛,人解,非法縛解。尊者曇摩多羅作如是說:諸使,不相應使,亦不緣使,彼作是說:若作緣使,相應使無漏法;若作相應使,一切時恒使,無不與心、心數相應時。以是事故,欲止他義,欲顯己義,欲現與法相相應義故,而作此論也。若心有使者,有五種心名有使,見苦所斷心,乃至修道所斷心。以二事故,心名有使,一以使性,二以伴性。」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諸心由隨眠故,名有隨眠心,彼隨眠於此心隨增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但有一心,如說一心相續論者,彼作是說:有隨眠心,無隨眠心,其性不異。……為止彼執顯:有隨眠心,與無隨眠心,其性各異。或復有執:隨眠不於所緣隨增,亦不於相應法有隨增義,如譬喻者,彼作是說:若隨眠於所緣隨增者,於他界地,及無漏法,亦應隨增,是所緣故,如自界地。若於相應法有隨增義者,則應未斷、已斷,一切時隨增,相應畢竟不相離故,猶如自性。為止彼執顯:諸隨眠,於所緣、相應,俱有隨增義。謂於自界地,有漏法,及相應法,乃至未斷恒隨增故。或復有執:隨眠唯於補特伽羅,有隨增義,如犢子部,彼作是說:補特伽羅名有隨眠及無隨眠,非心等法,補特伽羅有縛解故。為止彼執顯:唯心等,有縛、有解,名有隨眠及無隨眠,非數取趣,畢竟無故。為止此等他宗,及顯無顛倒理,故作斯論。諸心由隨眠故,名有隨眠心,彼隨眠於此心隨增耶?答:或隨增,或不隨增。云何隨增?謂彼隨眠,與此心相應,未斷,及緣此心。云何不隨增?謂彼隨眠,與此心相應已斷。此中諸心者,有五部心,謂見苦所斷心,乃至修所斷心。隨眠者,有五部隨眠,謂見苦所斷隨眠,乃至修所斷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一、由隨眠,於此心,有隨增性,二、由隨眠,於此心,有同伴性。」
  13.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此中說一智者,是一剎那智,是故說不知自體,乃至廣說。若作是說:此十智中,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可作是答:有,謂等智是也。如是九八七六五四三亦如是。若作是說:此二智中,頗有一智知一切法也?答曰:有,謂等智也。頗即彼等智能知一切法不?答曰:知,若一剎那頃等智,除自體、相應、共有,能知餘一切法;次第二剎那生,能知前剎那等智,及相應、共有,是故等智二剎那頃,一智能知一切法。上言一智不知者,言一剎那一智。」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此中一智者,謂一剎那智,由此不知自性、相應、俱有諸法。若作是問:於十智中,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應答言:有,謂世俗智。如是問:於九八七六五四三二智中,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答:有,謂世俗智。若即於此世俗智中,作如是問:頗二剎那頃知一切法耶?答:有,謂此智初剎那頃,除其自性、相應、俱有,餘悉能知;第二剎那,亦知前自性、相應、俱有法,故答言:有。今此唯問一剎那智,故答言:無。」
  14.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或復有執:補特伽羅,能了諸法,如犢子部。彼作是說:補特伽羅能知、非智。為止如是他宗異執,顯自所說:諸心心所,不了自性、相應、俱有,補特伽羅性不可得,故作斯論。復次勿為止他及顯己義,然諸法相,理應分別,饒益有情,故造斯論。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答:無。若此智,生一切法非我,此智何所不知?答:不知自性,及此相應、俱有諸法。……言智能知,即止犢子部執。」「問:補特伽羅何緣不知?答:彼如兔角不可得故,謂一切法,無我、有情、補特伽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作者、受者,唯空行聚,是故無有補特伽羅,能知諸法。」
  15.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頗有一識了一切法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或有執,智唯是道支,識唯是有支,如犢子部,以契經說,正見是道支,行緣識故,為止彼宗,顯智與識俱通二支,但隨強說。或有執,智與識不俱,如譬喻者,為止彼宗,顯智與識有俱時生。」
  16. ^ 提婆設摩識身論》:「有六識身,為眼識,耳、鼻、舌、身、意識,眼、色為緣,生眼識。此中若眼,若色,若眼識,皆非補特伽羅。唯有眼、色為緣,生眼識。又眼、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有觸,……觸為緣故生受,……觸為緣故生想,……觸為緣故生思,此中若眼,若色,若眼識,若眼觸,若眼觸所生思,皆非補特伽羅。唯有眼、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有觸,觸為緣故生思,由此諸法觸為第五。補特伽羅,非可得,非可證,非現有,非等有,是故無有補特伽羅。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亦爾。」「有六識身,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如是六識身,是能了別,有了別性,非無了別性,補特伽羅,無如是性,是故無有補特伽羅。有十二處,謂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如是十二處,是所識,有所識性,非無所識性,補特伽羅,無如是性,是故無有補特伽羅。」
  17.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佛說:學人成就八種學道迹。……八種者,正見乃至正定。成就者,問曰:誰成就?為法成就?為人成就耶?若法成就,一切法無所欲,云何成就?若人成就,於實義中,不可得,若無有人,云何成就?答曰:應作是說,成就非法、非人,實義中,有成就、不成就,而無成就、不成就者。實義中有縛、有解,而無縛者、解者。有煩惱、有出要,而無煩惱者、出要者。有生、有死,而無生者、死者。有業、有業報,而無作業、受業報者。有道、有道果,而無修道、證道果者。於實義中,有成就、不成就,而無成就、不成就者。或有說者:法成就。問曰:若然者,眼入成就十一入,十一入亦成就眼入耶?答曰:若作是說,眼入成就十一入,十一入成就眼入而無過。評曰:應作是說,成就非法、非人。然四陰、五陰生時,有如是相似得,名成就、不成就。」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如世尊說:學行迹成就學八支。此中云何學八支?謂學正見乃至正定成就者。問:誰成就,為法成就?為補特伽羅成就耶?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法成就者,一切法既無作用,於無作用一切法中,何法能成就?何法所成就?若補特伽羅成就者,諦義勝義補特伽羅,都不可得,既無真實補特伽羅,云何說彼能成就法?答:應作是說,非法成就,亦非補特伽羅成就,然有真實成就性,及不成就性。而無真實成就者,及不成就者。如有真實雜染清淨,繫縛解脫,流轉還滅,因果死生,諸業異熟,道及道果。而無真實雜染清淨者,乃至修道證道果者。有作是說:法成就。問:若爾法無作用,云何成就?答諸法雖無作用,而有功能。問:若爾眼處應成就十一處,十一處亦應成就眼處。答:依此理說亦無有過,皆有功能互相引故。評曰:應作是說,能成就者,非法,亦非補特伽羅,無真實作用故,補特伽羅非實有故。然有四蘊、五蘊生時,與如是類諸得俱轉,說名成就;與如是類非得俱轉,名不成就。」
  18.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云何為思?云何為憶?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或有說:此二法是一,所以者何?聲論者說:『思之與憶,應是一字,唯長一點(此是天竺書法)。』為止如是意,欲說差別。復有說者:此是心之異名,如譬喻者說:思之與憶,是心異名,更無別體。為止如是說者意,欲說:思之與憶,是心數法,各有別體故,而作此論。……云何為憶?答曰:憶,數數憶,乃至廣說,如是等語,盡是說慧別名。……思、憶有何差別耶?答曰:如經本說:思者是業,憶者是慧。復次,所作相是思,所知解相是憶。復次,以思別業,以憶故別慧。總相、別相,思之與憶,是謂差別。」
  19.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問曰:前言無人,今何以言眾生?答曰:欲令所說,與法體相順故,所以者何?若不言眾生,但言法,法於義雖順,於文不便;若言眾生,文、義俱順,以是故說於眾生。復有說者:前說實義,今說假名眾生之法。」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問:前說無有補特伽羅,今何復言有情於法?答:前依聖想名示現,今依世想名示現;前依聖言說示現,今依世言說示現;前依勝義,今依世俗。有說:為順文故,若說法,於法於義雖順,於文不順;若說有情,於法、文義俱順,依世俗理,有有情故。有說:為生解故,若說法,於法弟子不了誰能憶誰;若說有情於法,弟子便了有情憶法。」
  20. ^ 玄奘譯《發智論》:「補特伽羅,既不可得,又無前心往後心理,何緣能憶本所作事?答:有情於法,由串習力,得如是同分智,隨所更事,能如是知,如有二造印者,能了自他所造印字,雖彼二人不往相。問:汝云何造此字亦不相?答:我如是造此字,而彼二人,由串(【廣韻】與「慣」通)習力,得如是同分智,能了自他所造印字。有情亦爾,由串習力,得如是同分智,隨所更事,能如是知。又如有二知他心者,互相知心,雖彼二人不往相。問:汝云何知我心亦不相?答:我如是知汝心,而彼二人由串習力,得如是同分智,互相知心。有情亦爾,由串習力,得如是同分智,隨所更事,能如是知。復次,一切心、心所法,於所緣定,安住所緣,又以受意為因力強,念便不忘。何緣有情忘而復憶?答:有情同分相續轉時,於法能起相屬智見,又以受意為因力強,念便不忘。何緣有情憶而復忘?答:有情異分相續轉時,於法不起相屬智見,又以受意為因力劣,念便忘失。」
  21.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處所有五種,一自體處所,二緣處所,三繫處所,四因處所,五屬處所。……繫處所者,如此中說,若處所有愛結繫,復有恚結繫耶,五種法名處所,所以者何,五種煩惱能繫此五種法故。五種法者,謂見苦所斷,乃至修道所斷。……於此五種處所中,依繫處所而作論,不依餘處所。復有說者,有五種處所,一界處所,二入處所,三陰處所,四世處所,五剎那處所,於此十處所中,依繫處所而作論。」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事有五種,一自體事,二所緣事,三繫事,四因事,五攝受事。……繫事者,如此中說,若於此事有愛結繫,亦有恚結繫耶,乃至廣說。此中五部法以事聲說,謂見苦集滅道修所斷法,是五部煩惱所繫事,故說名繫事。……復有五事,一界事,二處事,三蘊事,四世事,五剎那事。於此十事,此中但依繫事作論,不依餘九。」
  22.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所以作此論者。欲止譬喻者意故。彼作是論。說身力身力劣無有定體。如象力勝馬。馬力勝牛。云何一體。即是身力。是身力劣。欲止如是說者意故。欲明身力身力劣是決定法故。」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有執。身力及與身劣無定自體。如譬喻者。彼作是說。象力勝馬。馬力勝牛。故知力劣無定自體。為遮彼執顯身力劣有定自體。觸處所攝。以一切法自性定故。諸有為法皆有勝劣自體決定。」
  23.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又如說三受各有定體。不相雜合。謂苦樂不苦不樂。」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又契經說。決定建立三受無雜。一樂。二苦。三非苦樂。」
  24. ^ 大正藏》版本為“而”。
  25.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自體處所者,如見犍度說:若處所有所知,彼處所亦有所斷耶?若處所有所斷,彼處所亦有所知耶?此中說:忍智體,名處所。見犍度亦說:若得彼處所,成就彼處所耶?或有說者:此中說一切法自體,名處所。復有說者:此中說諸法有得相、成就相者,名處所。緣處所者,如《波伽羅那》說:一切諸法,應以智知,隨其處所;云何名處所,隨智所行,隨智緣,隨智境界,是名處所。經亦說:有四十四智處所,有七十七智處所。阿毘曇者作如是說:此中說自體處所,所以者何?以忍以智,觀諸有枝,忍智體,名處所。尊者瞿沙作如是說:此中說緣處所,所以者何?以智以忍,緣於有枝故,名緣處所。」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自體事者,如見蘊說:若事能通達,彼事能遍知耶?設事能遍知,彼事能通達耶?彼於諸忍諸智自體,以事聲說。即彼復說:若事已得,彼事成就耶?設事成就,彼事已得耶?此中有說:一切法自體,以事聲說。有作是說:若法有得者,以事聲說。所緣事者,如《品類足》說:一切法,皆是智所知,隨其事;云何隨其事?謂若法是此智所行境。彼於所緣,以事聲說。然契經說:當為汝等說四十四智事,及七十七智事者。阿毘達磨諸論師言:彼經說自體事,謂諸忍智緣有支者,以事聲說。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彼經說所緣事,謂諸忍智所緣有支,以事聲說。」
  26.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阿毘達磨諸論師言:所繫事是實,能繫結亦實;補特伽羅是假。犢子部說:所繫事是實,能繫結亦實;補特伽羅亦是實。譬喻者說:能繫結是實;所繫事是假,補特伽羅亦假。問:彼何故說所繫事是假耶?答:彼說有染與無染境不決定故。知境非實。謂如有一端正女人,種種莊嚴來入眾會,有見起敬,有見起貪,有見起瞋,有見起嫉,有見起厭,有見起悲,有見生捨。……由此故知境無實體。彼說非理,所以者何?若境非實,應不作緣生心、心所,若爾應無染淨品法。補特伽羅定非實有,佛說無我、無我所故。」
  27. ^ 異部宗輪論》:「其經量部本宗同義。謂說諸薀有從前世轉至後世。立說轉名。非離聖道。有薀永滅。有根邊薀。有一味薀。異生位中亦有聖法。執有勝義補特伽羅。餘所執多同說一切有部。」
  28.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執有勝義補特伽羅。但是微細難可施設。即實我也。不同正量等非即蘊離蘊。蘊外調然有別體故也。」
  29. ^ 龍樹大智度論》:「般若波羅蜜中說諸法實相。諸法實相中無戲論垢濁故。名畢竟清淨。畢竟清淨故。能遍照一切五種法藏。所謂過去、未來、現在、無為及不可說。」
    龍樹十住毘婆沙論》:「佛實是一切智人。何以故。凡一切法有五法藏。所謂過去法。未來法。現在法。出三世法。不可說法。唯佛如實遍知是法。」
  30. ^ 龍樹大智度論》:「是佛法中亦有犢子比丘說。如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眾和合有人法。犢子阿毘曇中說。五眾不離人。人不離五眾。不可說五眾是人。離五眾是人。是第五不可說法藏中所攝。」
    梵志青目龍樹中論》:「『若人說我相。』如犢子部眾說。不得言色即是我。不得言離色是我。在第五不可說藏中。」
  31. ^ 元魏毘目智仙譯《業成就論》:「六識何故不依止我得。」

參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