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儒家 |
---|
儒家文化圈 |
儒家經典 | |
---|---|
五經 | 傳 |
九經 | |
易 書 詩 禮(儀禮/周禮) 春秋 | 禮記 春秋左氏傳 春秋公羊傳 春秋穀梁傳 |
七經 | 十二經 |
論語 孝經 | 尔雅 |
十三经 | |
孟子 |
十三經是十三部儒家經書的合稱,是儒學的核心文獻,即《周易》《尚書》《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附《春秋》)《公羊传》《穀梁传》《孝经》《尔雅》《論語》和《孟子》。“十三經”的整體性概念成熟於明朝(1368-1644),以萬曆十二年(西元1584年)神宗頒佈詔令欽定《十三經注疏》為完全確立的標誌;是從漢武帝(前156-前87在位)確立五經博士開始,學術潮流與政治權力不斷調整儒家經書名目的共同成果,是儒家經書的最近一次結集。[1]
十三經的內容龐雜,來源及時代不一,主要形成於先秦,既有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之前已經長期流傳的古代文獻,也有主要由戰國(前468-前221)儒家學者编写的著述。其中一部份與孔子、早期儒家思想和其他儒家典籍的關係存在爭議, 《春秋》《周禮》《左傳》。更強烈的爭議是所謂的“偽書”問題,如今本《尚書》的部份篇目。
儒家經書的整理、加工、流傳與結集是一個非常複雜且漫長的過程,從孔子用當時已經很古老的文獻教育學生開始,直至十三經完全確立,已經跨越了兩千多年。時至今日,整理工作仍然持續。其間的合稱先後有比較正式的六經、五經、九經和相對隨意的七經、十二經、十四經等,各自涵蓋名目不盡相同的典籍。
儒學是中國從漢武帝(前156-前87)到清朝結束(1911)两千年的官方意識形態、主流學術思想,其提倡的價值觀念、道德倫理是千百年來華人社會日常生活的普遍指導原則。儒學的核心是經學。經學即研究經書、闡發經義的學問。儒家經書既是經學研究的直接對象,也是不同時代各派儒學理論與相應的社會、人生主張及實踐得以成立的根基所在。十三經及其前身五經、九經等,是傳統中國社會和中華文化的基石,與基督宗教《新舊約全書》、伊斯蘭教《古蘭經》在其各自社會及文化傳統中的作用與地位非常類似。[2]
概念
[编辑]十三經的觀念濫觴於南宋中後期,發軔於明初,成熟於武宗正德(1505-1521)、世宗嘉靖(1522-1567)年間。萬曆十二年,神宗皇帝頒佈詔令欽定《十三經注疏》,並命京師國子監校勘印行;十三部典籍同時被朝廷尊奉為經,十三經的概念及地位得以完全確立。[1]
經者,“織縱絲也”[3],即紡織時縱向的線。[4]古人紡織時,先將前後走向的縱線(經)撐直,再將左右走向的橫線(緯)編入,有「必先有經,而後有緯」之說,[5]所以“經”字有綱領、法則等引申義。華語中將對於人生、社會具有根本性指導意義的書稱為經,即取此義,除儒經外,如《道德經》、佛教諸經、基督宗教《聖經》、伊斯蘭教《古蘭經》等皆是;同時亦將某一領域內的重要書籍稱為“經”,如《水經》《茶經》、“武經七書”等。
先秦典籍中已有用“經”字命名的書或篇章,如《山海經》《墨子》中的《經》上下、《韓非子》中的《八經》等。一般認為,儒家所崇奉的典籍被稱為經,首見于《莊子·天運》:“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 六經,自以为久矣。’”(孔子對老聃說:“我孔丘鑽研《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典,自認很久了。”)
與經相對的概念為
歷史上部份學者認為某部儒家典籍是否算得上經,取決於這部書和孔子的關係,如其內容早於孔子存在,或經過孔子整理、解說,甚至由孔子創作。
歷史上,哪些儒家典籍能成為經,不僅是學術問題,也是政治焦點。總體上說,學術思潮趨向在先,政治權力尊奉在後。經在學術上的標準取決於某一時代主流學術思潮對典籍的偏好;政治上的標準則與帝王朝廷的尊奉、博士官制度、科舉制度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历史
[编辑]从先秦六经到南宋十三经
[编辑]《易》《书》《詩》《禮》《樂》《春秋》六经(俗稱為六藝),六藝中的《乐经》很早就亡佚了(據傳是秦朝的焚書坑儒),《汉书·艺文志》中已无此书的记载。其他五种著作就称为“五经”。漢朝時,以《易》《書》《詩》《禮》(儀禮)、《春秋》为“五經”,立有五經博士,並收納弟子員。唐朝时,五經中的《礼经》,由《仪礼》改为《小戴禮記》,沿用至今。
后来经书的内涵不断扩大。《后汉书·赵典传》和《三国志·秦宓传》中都有“七经”的记载,但未记载是哪七部典籍。后人有六经加上紀錄孔子言行的《论语》;东汉将五经加上《论语》《孝经》;五经加上《周礼》《礼记》三种说法。唐代时有“九经”的记载,后人认为是五经加上《论语》《孝经》《周礼》《礼记》或是五经加上《周礼》《礼记》并用春秋三傳即《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代替《春秋》。九經也立於學官,用於開科取士。宋代的晁公武说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刻石,将五经中《春秋》改为春秋三传,再加上《周礼》《礼记》《论语》《孝经》《尔雅》为“十二经”。
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提倡《孟子》之書。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单独成书,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于是本為子部書的《孟子》也升格成为经书的一部分,合称十三经。
清朝乾隆帝鐫刻《十三經》經文於石,1815年學者阮元刻《十三經注疏》,從此,“十三經”在儒學典籍中的地位更加鞏固。
影响较小的分类
[编辑]五代十国时后蜀国主孟昶刻“十一经”,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经》《尔雅》。
也有一些人将十三经加上《大戴礼记》,稱为十四经,但影響很小。
十三经简介
[编辑]周易
[编辑]《周易》也稱《易》《易經》,本是古代占卜之書,包括《經》和《傳》兩部分。《經》文叙述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傳》为解释卦名、卦义、卦辞、爻辞的七种十篇,称为“十翼”、“《易传》”、“《易大传》”。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出现当在西周以前的远古年代,有学者认为《經》的编订在商末周初,《傳》作于春秋战国,非一人一时之作。[6]古人認為經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等歷代聖人編定而成。內容廣泛記錄了西周社會各方面,包含史料價值、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其外層神秘,而內蘊的哲理至深至弘。
尚书
[编辑]《尚书》古時稱《書》,是记言记事的简册泛称,主要记载帝王言论及活动。到孔子时代,《書》大约只残存百余篇,诸子百家多有引用,孔子作了整理。秦朝时民间所藏的《书》基本上被焚毁,国家所藏的《书》也毁于战火。汉文帝时,秦朝博士伏生讲授保存下来的29篇《尚书》,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尚书》。《尚书》的称谓中“尚”便指“上古”,記載上起堯舜,下至东周,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容的記錄。
汉武帝末年。鲁恭王為了拓建宮室,拆除孔子宅,从墙壁夹层中得到用秦代以前的蝌蚪文等文字写成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除与《今文尚书》相同的29篇外,多出16篇,共45篇。西晋后,《尚书》全部散佚。东晋时梅赜献《孔传古文尚书》,包括与《今文尚书》相同的29篇(但析为33篇)和另外25篇,遂流传至今。现认为《孔传古文尚书》是伪书。[7]
诗经
[编辑]《诗经》在先秦稱《詩》,或《詩三百》,是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匯集了春秋中期前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史记》认为是由孔子所編定。但学者认为是由鲁国乐官所编。[8]《詩》分“風”、“雅”、“頌”三部分,“風”為土風歌謠,“雅”為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此書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各方面,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對後世影響深遠。汉时有鲁、齐、韩三家言《诗》,后来又有毛《诗》。只有《毛诗》流传至今。
周礼
[编辑]《周禮》古名《周官》,記述了一套完整的古代官制。先秦典籍中無有征引《周官》,漢初,河間獻王收於民間,為古文經。王莽時經劉歆整理改名《周禮》,始立博士。由於此背景,《周禮》的作者以及成書年代自古就頗多爭議。劉歆為代表的古文學派認為它是周公所作,記述周朝的官制;而何休等今文學家則指其為後世托偽之作。如今多數學者認同其成書年代可能在戰國時期,但融合了上古的資料以及作者的理念設想。《周禮》官制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其中冬官亡佚,以《考工記》補),所述政體制度宏大而縝密,多含儒家、法家、陰陽五行的思想印記,對後世的中國乃至海外(如日本)的政治實踐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仪礼
[编辑]《儀禮》原称为《礼》,在漢代也稱作《士禮》,对应于《礼记》而言,《仪礼》又可以称为《礼经》,《礼记》是它的传。到晋代才称为《仪礼》。其17篇为各种礼仪的记录,而未谈各种礼仪的意义。《史记》《汉书》和《礼记》均称其出于孔子[9]。唐朝时,《儀禮》在五经中的地位被较为通畅易读、流传较广的《礼记》取代。今本《仪礼》17篇的顺序是郑玄采用刘向《别录》中的次序。
礼记
[编辑]《禮記》亦称《小戴禮記》,共49篇,是先秦到秦漢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最初为西汉的戴圣所纂,但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10]戴圣本是今文《仪礼》博士,《仪礼》仅17篇,所记大多为士礼,故汉朝的儒家學者杂采当时能见到的各种文献以为己用。其内容较为驳杂,大致有记述礼节、记述政令、解释《仪礼》、记孔子言论、记述孔门及时人事、礼节考证、通论礼意或学术、记述制度、记述掌故、杂记等十种。[11]东汉时郑玄为之作注,其文字较为通畅易读,流传较广。唐朝时取代《仪礼》,成为五经之一。
左传
[编辑]《左传》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共三十五卷,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12],现在一般认为该书非一人一时之作,自左丘明始,成书应于战国中期[13]。全书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总计255年,记录了当时各诸候国的历史。全书约18万字,是十三经中字数最多者。《左传》作为《春秋经》的补充,侧重于对史实的叙述,行文生动流畅,是先秦文学、史学的杰出作品。
公羊传
[编辑]《公羊傳》為《春秋經》之傳,相傳是公羊高受之於子夏,在春秋三傳裡立學最早,為今文學。同《左傳》不同的是,《公羊傳》疏於敘事,而是以問答的形式闡發春秋義理。作為《春秋》的齊學,公羊學側重春秋經義的政教含義,通過歷代大儒如胡母生、董仲舒、何休等人的闡釋發揮,逐漸發展成包括大一統、尊王攘夷、三科九旨等義例的天人政治顯學,為漢朝儒術治國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資源。後因讖緯災異之學大興,廣受批判,於東漢之後衰落。
穀梁传
[编辑]魯國人穀梁喜拜子夏為師,將子夏所教之春秋大意記下,故稱《穀梁传》,屬於今文經。今日學者認為此書原本是穀梁喜口傳予弟子,經過穀梁喜一派的門下學者們編撰,約在漢代成書。
孝经
[编辑]《孝經》是講授孝道的書,共十八章,約一千八百多字,是十三經中字數最少的。
论语
[编辑]《論語》是一本孔子的言論匯編,為孔子弟子與門下學者所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文獻,故為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
尔雅
[编辑]《爾雅》乃中國最早的一部辭典,訓詁之書,至今《爾雅》仍是後代考證古代詞語時重要的一部著作。
孟子
[编辑]南宋朱熹將《孟子》與中庸、大學及論語合稱四書。是最晚加入十三經者,原本《孟子》是子部書。
注疏
[编辑]“注”是指对十三经的字句進行注解,又可称之為传、笺、解、章句。“疏”则是对“注”的進行再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四庫全書總目》中著錄的“經部”書籍達一千七百餘部,約兩萬卷。一卷以一萬字計算,估計約有二億字,這尚不包括四庫全書未收之書。
影响
[编辑]自西汉以来,经书被确立为国家经典,宋代以来又被定为科举用书,成为读书人之必读。故其地位崇高,影响巨大。《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经部总叙》:“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无所容其赞述,所论次者,诂经之说而已。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其初专门授受,递禀师承,非惟诂训相传,莫敢同异,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闻,其学笃实谨严,及其弊也拘。……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夫汉学具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轻之,不足服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读书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则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经义明矣。盖经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14]十三经不过65万字[15],而关于它们的注解达到三亿字左右,为原文的四五百倍。
版本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程蘇東《再論“十三經”的形成與〈十三經注疏〉的結集》,收入《國學研究(第二十五卷)》,257-299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6
- ^ 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 [2013-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6).
- ^ 《說文解字·糸部》。今本作“織也”。此從嚴可均、姚文田《說文校議》。
- ^ 《大戴禮記》:「南北曰經,東西曰緯。」
- ^ 段玉裁說文解釋注:「織從絲謂之經,必先有經,而後有緯。是故三綱五常六藝,謂之天地之常經。」
- ^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ISBN 7532546462
- ^ 李民,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 753253765X
- ^ 周振甫,诗经译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ISBN 9787534370670
- ^ 《史记·孔子世家》:“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汉书·儒林传》:孔子“缀周之礼”。
《礼记·杂记下》:“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 - ^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ISBN 9787532537952
- ^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 ^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
- ^ 王應麟《困學記聞·六》曰:“王介甫疑左氏春秋為六國十人者十一事。”
- ^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经部总叙》
- ^ 南宋郑耕老統計如下:《周易》,二萬四千二百零七字。《尚書》,今古文合二萬五千八百字。(扣去偽古文,為一萬七千九百二十五字)《詩經》,三萬九千二百二十四字。《周禮》,四萬五千八百零六字。《儀禮》,五萬六千一百一十五字。《禮記》,九萬九千零二十七字。《左傳》,十九萬六千八百四十五字。《公羊傳》,四萬四千零七十五字。《穀梁傳》,四萬一千五百一十二字。《論語》,一萬二千七百字。《孟子》,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爾雅》,一萬三千一百一十三字。《孝經》,一千九百零三字。
- ^ 张绍勋 著《中国印刷史话》
延伸閱讀
[编辑]- 《經典常談》,朱自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ISBN:9787532537495
- 《中國經典十種》,葛兆光,北京:中華書局,2008.9,ISNB:9787101062229
- 《十三經概論》,蔣博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ISBN:9787532554607
外部連結
[编辑]文章
[编辑]- 舒大剛:《十三經》︰儒家經典體系形成的歷史考察[永久失效連結]
- 黃俊傑:論經典詮釋與哲學建構之關係 - 以朱子對《四書》的解釋為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楊儒賓:詩─禮─樂的「性與天道」論
- 陳麗桂:近三十年出土儒道古佚文獻在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與貢獻[永久失效連結]
- 王蕾:論儒藏思想的發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景海峰:儒家詮釋學的三個時代
- 黃俊傑: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傳統研究的現況及其展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儒家文本
[编辑]-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影印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漢川草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大家藝文天地
- Kanseki Repository - 經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子部儒家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國家圖書館 - 古籍影像檢索系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東京大学 東洋文化研究所 - 漢籍善本全文影像資料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參考資源
[编辑]- 小學堂文字學資料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漢語多功能字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央研究院 - 古漢語語料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央研究院上古漢語標記語料庫
- 古代漢語語料庫檢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搜文解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搜韻-詩詞門戶網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古今圖書集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全國漢籍データベース 四庫提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勞思光-儒學詞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漢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