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五事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初期佛教 |
|
大天五事,是關於阿羅漢餘習和證道機緣的五種說法,最早見於說一切有部《發智論》的記載[1],《大毘婆沙論》稱其是大天比丘所提出,因僧眾對五事的意見分歧而導致佛教根本分裂。《大毘婆沙論》稱支持五事者成立為大众部,《異部宗輪論》稱此次根本分裂發生在大約佛陀涅槃百年後,此後百年又有同名“大天”提出同樣“五事”,在印度南部創立制多部。
五事
[编辑]迦旃延尼子《發智論》記載了五事[1],《大毘婆沙論》稱其為「假名比丘所起惡見」[2]並做了解說駁斥:
《發智論》 | 《大毘婆沙論》 |
---|---|
有阿羅漢,天魔所嬈,漏失不淨。 | 彼不淨,從煩惱生,而說天魔所嬈故出。 |
有阿羅漢,於自解脫,猶有無知。 | 阿羅漢,於自解脫,由無漏智見,已離無知,而說猶有無知,則撥無彼無漏智見。 |
有阿羅漢,於自解脫,猶有疑惑。 | 阿羅漢,於自解脫,由無漏道,已斷疑惑,而說猶有疑惑,則撥無彼道。 |
有阿羅漢,但由他度。[3] | 阿羅漢,實自證,得無障、無背、現量慧眼,身證自在,非但由他,而得度脫,然說但由他故得度,則謗聖道。 |
道及道支,苦言所召。 | 諸聖道,要修方得,而說苦言能召令起。 |
《發智論》稱“餘所誘”和“道因聲故起”是非因計因的戒禁取,“無知”、“猶豫”和“他令入”是誹謗阿羅漢的邪見。南傳赤銅鍱部《論事》有相似的五事記載,但未提及大天這個人物,覺音註釋稱“餘所誘”和“道因聲故起”為東山住部和西山住部的邪執,“無知”、“猶豫”和“他令入”為東山住部的邪執。
“ | 大天名高德大,果證年卑,王貴欽風,僧徒仰道。既而卓牢無侶,遂為時俗所嫉,謗之以造三逆,加之以增五事。大天頌言:“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大天解言: | ” |
偈頌 | 自釋 |
---|---|
餘所誘[7](parūpahāra) | 阿罗汉虽已无烦恼和煩惱導致的不净漏失,但由於恶魔诱惑梵行者,仍可能有不净之物如遗精、便利、涕唾等染污其衣,如同漏失一樣。 |
無知(aññāṇa) | 无知有染污及不染污二种,阿罗汉證得无漏智見,斷盡染污无知,仍可能有不染污无知。 |
猶豫(kaṅkhā) | 疑有“随眠性”疑与“是人是杌[4]”疑二种[5],見諦者證得無漏道,斷盡煩惱理惑,仍可能有世俗事物疑惑现前,如疑杌[4]樹為人。 |
他令入(paravitāraṇa) | 利根者也须依他人之因緣,方能入道,如舍利弗、目犍连等智慧利根之人,亦须依善友馬勝比丘的啟迪,才能皈依佛陀教法。 |
道因聲故起(dukkhāhāro maggaṅgaṃ) | 宿習者已經修習多生,在臨證果之時,仍因佛陀言教說“苦空”等法,聽聞後就能立即入道證得沙門果;如果不說苦等使其深厭諸行,圣道不能现起。 |
褒貶迥異的二種記載中,“無知”和“猶豫”的對象不同,“他令入”的主體不同,“道因聲故起”的行為不同;“餘所誘”的論述是一致的,諍論點是“不淨從外因誘惑出”還是“不淨從內因煩惱出”,此事在律藏中僅見於《毘尼母經》中薩婆多尊者的論述[8]。“餘所誘”是大眾部和分別說部宗義“阿羅漢無退義”[9]和說一切有部宗義“阿羅漢有退義”[10]之間根本分歧的具體實例體現。
根本分裂
[编辑]唐朝玄奘譯《大毘婆沙論》記載,在摩揭陀國華氏城雞園寺中,比大天更資深的比丘都已去世,輪到大天成為上座主持布薩誦戒[11];大天誦出自造五事偈頌,部分僧眾反對而起諍論,支持大天者人數多,故國王呵責少數派僧眾,少數派因而遷居迦濕彌羅國[12]。《異部宗輪論》記載支持大天五事教義的部派有:大眾部、多聞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以及雪山部。唐朝玄奘譯《異部宗輪論》記載因五事導致的根本分裂發生在孔雀帝國阿育王時代。
佛滅第三百年初(即佛滅二百多年後),迦濕彌羅國支持大天五事的“本上座部”避居雪山改名雪山部後,擁戴《發智論》並反對大天五事者成立了著名的說一切有部。雪山部認可大天五事[13],究其原因,要么是雪山部忘卻了傳統,要么是五事諍論實際上發生在最早記載五事的《發智論》所處的時代[14]。
大天因緣
[编辑]姚秦失譯的《十八部論》和陳朝真諦譯《部執異論》中,佛滅百年後提出五事導致根本分裂的是三比丘[15]或外道[16]。唐朝玄奘譯《大毘婆沙論》補充記載了五事的“大天因緣”[17],稱其為因大天比丘惡行而起的惡見,他出家前淫母殺父、殺阿羅漢、殺母[18],出家後妄稱上人,並在弟子追問下立五惡見而破和合僧。
惡行 | 惡見 |
---|---|
彼後既出,在僧伽藍,不正思惟,夢失不淨,然彼先稱是阿羅漢,而令弟子浣所污衣。弟子白言:阿羅漢者,諸漏已盡,師今何容猶有斯事? | 大天告言:天魔所嬈,汝不應怪,然所漏失,略有二種:一者、煩惱,二者、不淨。煩惱漏失,阿羅漢無,猶未能免不淨漏失。所以者何?諸阿羅漢,煩惱雖盡,豈無便利涕唾等事,然諸天魔,常於佛法而生憎嫉,見修善者,便往壞之,縱阿羅漢,亦為其嬈故,我漏失,是彼所為,汝今不應有所疑怪。是名第一惡見等起。 |
又彼大天,欲令弟子歡喜親附,矯設方便次第,記別四沙門果。時彼弟子稽首白言:阿羅漢等,應有證智,如何我等都不自知? | 彼遂告言:諸阿羅漢,亦有無知,汝今不應於己不信。謂諸無知,略有二種:一者、染污,阿羅漢已無,二者、不染污,阿羅漢猶有,由此汝輩不能自知。是名第二惡見等起。 |
時諸弟子復白彼言:曾聞聖者已度疑惑,如何我等於諦實中猶懷疑惑? | 彼復告言:諸阿羅漢,亦有疑惑,疑有二種:一者、隨眠性疑,阿羅漢已斷,二者、處非處[19]疑,阿羅漢未斷,獨覺於此,而猶成就,況汝聲聞,於諸諦,實能無疑惑,而自輕耶。是名第三惡見等起。 |
後彼弟子披讀諸經,說阿羅漢有聖慧眼,於自解脫,能自證知。因白師言:我等若是阿羅漢者,應自證知。如何但由師之令入?都無現智,能自證知。 | 彼即答言:有阿羅漢,但由他入,不能自知,如舍利子,智慧第一,大目乾連,神通第一,佛若未記,彼不自知,況由他入,而能自了,故汝於此不應窮詰。是名第四惡見等起。 |
然彼大天雖造眾惡,而不斷滅諸善根故,後於中夜,自惟罪重,當於何處受諸劇苦,憂惶所逼,數唱苦哉。近住弟子聞之驚怪,晨朝參問:起居安不?大天答言:吾甚安樂。弟子尋白:若爾,昨夜何唱苦哉? | 彼遂告言:我呼聖道,汝不應怪,謂諸聖道,若不至誠稱苦召,命終不現起,故我昨夜數唱苦哉。是名第五惡見等起。 |
此節所載“由他入不能自知”[3]與前文的“但由他而得度脫”有差異。《大毘婆沙論》更記載稱大天去世後,火化時無法點燃,後澆上狗屎才迅速燒成灰燼,骨灰被大風吹散無遺[20]。
唐朝玄奘譯《異部宗輪論》記載佛滅百年後提出五事者為大天比丘,在佛陀入滅兩百年後,又有一位大天曾是外道,於大眾部中出家,他也被稱為「賊住大天」[21],他重新宣揚“大天五事”學說,導致諍論和部派分裂。他居住在制多山中,因此他的部派被稱為制多部[22]。
折衷評斷
[编辑]後世學者或有承襲“大天因緣”而作出折衷評斷,擇可通之事理以釋五事,並許為事實,而大天本人是虛妄開脫。 真諦《部執異論疏》:
“ | 大天所説五事,亦有虚實,故共思攝:一者、魔王天女,實能以不淨染羅漢衣。二者、羅漢,不斷習氣,不具一切智,即爲無明所覆。三者、須陀洹人,於三解脱門,一無不自證,乃無復疑,於餘事中,猶有疑惑。四者、鈍根初果,不定自知得與不得,問善知識:「得須陀洹有若爲事相?」知識爲説:「有不壞淨,謂:若於四諦無疑,於戒無失,三寶得不壞信者,此人已證初果。」因更自觀察,自審知得。五者、聖道亦有因言顯者,如舍利弗等,當口誦偈時,即得聖道。若不如此,説者即名爲虚。[23] | ” |
“ | 摩訶提婆自作偈言:餘人染污衣,無明疑他度,聖道言所顯,是諸佛正教。以此一偈安置戒後,布薩誦戒竟,亦誦此一偈。此偈有五事:一、餘人染污衣者,提婆不淨出污衣,而誑弟子言:我是阿羅漢,實無不淨,但是天魔女,以不淨污羅漢衣,故云餘人染污衣。然此一語,有虛有實:其實是凡夫,誑弟子說如上事,是故為虛;魔女實能以不淨污羅漢衣,是故為實。其眾諍其所說,或虛或實,故分二部。二云、無明者,然羅漢乃無三界受生無明,而有無知習氣無明,故云無明。時眾或言羅漢有無明,或言無無明,因此起諍,故分二部。三云、疑者,須陀洹果乃於三解脫門無疑,而於外事有疑,故云疑也。四、他度者,鈍根初果而不自知得初果,問善知識,善知識為說:於三寶、四諦無疑是初果相,其自觀察,方知得初果,故云他度。五、聖道言所顯者,然得聖道時,亦有言所顯,如身子當口誦偈時,即得初果,故云言所顯。時眾諍此五義,或是或非,故成二部也。 | ” |
學術研究
[编辑]有研究認為,大天五事主張阿羅漢功德不圓滿,按照大乘佛教教義,五事中的「為餘所誘」、「猶有無知」、「亦有猶豫」都是習氣,影響了大乘佛教唯識學的「種子」與「不染汙無知」的說法。[24]
註釋與引用
[编辑]- ^ 1.0 1.1 《發智論》:「
- 諸起此見:有阿羅漢,天魔所嬈,漏失不淨。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
- 諸起此見:有阿羅漢,於自解脫,猶有無知。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諸阿羅漢,無漏智見,邪見攝,見道所斷。
- 諸起此見:有阿羅漢,於自解脫,猶有疑惑。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諸阿羅漢,越度疑惑,邪見攝,見道所斷。
- 諸起此見:有阿羅漢,但由他度,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諸阿羅漢,無障無背,現量慧眼,身證自在,邪見攝,見道所斷。
- 諸起此見:道及道支, 苦言所召。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
- ^ 《大毘婆沙論》:「『諸起此見:有阿羅漢,天魔所嬈,漏失不淨,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佛涅槃後,假名苾芻,所起惡見,令有智者,知而制之,故作斯論。」
- ^ 3.0 3.1 《阿毘曇八犍度論》:「得阿羅漢,由他知得。」
- ^ 4.0 4.1 4.2 《康熙字典》:「杌……音兀。【玉篇】木無枝也。【集韻】木短出貌。」
- ^ 5.0 5.1 《阿毘曇毘婆沙論》:「復次若永斷二種疑。謂是人是杌疑及使性疑。是名為佛。聲聞辟支佛。雖斷使性疑。不斷是人是杌疑。」
- ^ 《阿毘曇毘婆沙論》:「復次若永斷二種無知。謂染污不染污。是名為佛。聲聞辟支佛。雖斷染污無知。不斷不染污者。」「無知有二種。所謂實義假名。實義者。與無明使相應。是諸阿羅漢已斷盡。假名者如見杌謂是人等者。阿羅漢辟支佛亦有。唯有如來等正覺二事俱盡。」
- ^ 《十八部論》:「從他饒益(upahāra)。無知。疑。由觀察。言說得道。」
- ^ 《毘尼母經》:「尊者薩婆多說曰:『若比丘,得世俗定,從四禪起;天魔作女形,惑亂其心,此比丘即共行不淨;行已即悔,無覆藏心,念念相續,無一念隱,亦心中不樂捨法服;如此人者,應當從僧乞滅除波羅夷羯磨;僧與此人白四除波羅夷罪羯磨,此人得戒已,如僧告勅:盡形奉行,不得作和尚阿闍梨,不得作教授尼師,僧集時不得說戒,一切法事得聽,在大僧下坐,不得與僧連草食。』」
- ^ 《異部宗輪論》:「此中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本宗同義者。謂四部同說。……預流者有退義。阿羅漢無退義。」「其化地部本宗同義。……預流有退。諸阿羅漢定無退者。」「其法藏部本宗同義。……阿羅漢身皆是無漏。」
- ^ 《異部宗輪論》:「說一切有部本宗同義者。……預流者無退義。阿羅漢有退義。」
- ^ 《大毘婆沙論》:「大天於後集先所說。五惡見事。而作頌言。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於後漸次鷄園寺中。上座苾芻多皆滅歿。十五日夜布灑他時。次當大天昇座說戒。」
- ^ 《大毘婆沙論》:「彼便自誦所造伽他。爾時眾中。有學無學多聞持戒修靜慮者。聞彼所說無不驚訶。咄哉愚人寧作是說。此於三藏曾所未聞。咸即對之翻彼頌曰。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汝言非佛教。於是竟夜鬪諍紛然。乃至終朝朋黨轉盛。城中士庶乃至大臣。相次來和皆不能息。王聞自出詣僧伽藍。於是兩朋各執己誦。時王聞已亦自生疑。尋白大天。孰非誰是我等今者當寄何朋。大天白王。戒經中說若欲滅諍依多人語。王遂令僧兩朋別住。賢聖朋內耆年雖多而僧數少。大天朋內耆年雖少而眾數多。王遂從多依大天眾。訶伏餘眾。事畢還宮。爾時鷄園諍猶未息後隨異見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時諸賢聖知眾乖違。便捨鷄園欲往他處。諸臣聞已遂速白王。王聞既瞋便勅臣曰。宜皆引至殑伽河邊。載以破船中流墜溺。即驗斯輩是聖是凡。臣奉王言便將驗試。時諸賢聖各起神通。猶如雁王陵虛而往。復以神力攝取船中同捨鷄園未得通者。現諸神變作種種形相。次乘空西北而去。王聞見已深生愧悔。悶絕躃地水灑乃蘇。速即遣人尋其所趣。使還知在迦濕彌羅。復固請還僧皆辭命。王遂總捨迦濕彌羅國。造僧伽藍安置賢聖眾。隨先所變作種種形。即以摽題僧伽藍號。謂鷄園等數有五百。復遣使人多齎珍寶營辦什物而供養之。由是爾來此國多有諸賢聖眾任持佛法。相傳制造于今猶盛。」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有阿羅漢為餘所誘等五事。本上座部為此五事與大眾諍。所以分出。今復許立。何乖本旨。初與大眾乖諍之時尚未立此。至三百年滿與說一切有諍。說一切有得本宗故無五事。舊上座弟子失本所宗乃立五事。是知年淹日久聖隱凡生。新與舊殊。復何怪也。」「上座部本弘經藏。以為上首。以律對法為後弘宣。非是不弘律及對法。然不以為首。至三百年初。迦多衍尼子出世於上座部出家。先弘對法後弘經律。既乖上座本旨。所以鬬諍紛紜。名少乖諍。不同大天大乖諍也。又解。未必此時迦多衍尼子生。但執義不同。遂為乖諍。且如大天五事。上座猶行。此時之中。有不許者。既乖本旨。所以遂分兩部。」
- ^ 真諦譯《婆藪槃豆法師傳》:「佛滅度後五百年中有阿羅漢。名迦旃延子。母姓迦旃延從母為名。先於薩婆多部出家。本是天竺人後往罽賓國。罽賓在天竺之西北。與五百阿羅漢及五百菩薩。共撰集薩婆多部阿毘達磨。製為八伽蘭他。即此間云《八乾度》。伽蘭他譯為結。亦曰節。」
道梴《毘婆沙序》:「自釋迦遷暉。六百餘載。時北天竺有五百應真。以為靈燭久潛。神炬落耀。含生昏喪。重夢方始。雖前勝迦栴延撰阿毘曇以拯頹運。而後進之賢尋其宗致。儒墨競構。是非紛拏。故乃澄神玄觀。搜簡法相。造《毘婆沙》。抑止眾說。或即其殊辯。或標之銓評。」 - ^ 失譯《十八部論》:「時有比丘。一名能。二名因緣。三名多聞。說有五處以教眾生。所謂從他饒益無知。疑由觀察。言說得道。此是佛(教)。從始生二部。」
- ^ 真諦譯《部執異論》:「如是時中大眾破散。破散大眾凡有四種。一大國眾。二外邊眾。三多聞眾。四大德眾。此四大眾。共說外道所立五種因緣。五因緣者。如彼偈說。餘人染污衣。無明疑他度。聖道言所顯。是諸佛正教。思擇此五處。分成兩部。」
- ^ 《大毘婆沙論》:「已說五種惡見自性及彼對治。等起云何。謂大天因緣。是此等起。」
- ^ 《大毘婆沙論》:「昔末土羅國有一商主。少娉妻室生一男兒。顏容端正與字大天。未久之間商主持寶遠適他國。展轉貿易經久不還。其子長大染穢於母。後聞父還心既怖懼。與母設計遂殺其父。彼既造一無間業已。事漸彰露。便將其母展轉逃隱波吒梨城。彼後遇逢本國所供養阿羅漢苾芻。復恐事彰。遂設方計殺彼苾芻。既造第二無間業已。心轉憂慼。後復見母與餘交通。便憤恚言。我為此故造二重罪。移流他國跉跰不安。今復捨我更好他人。如是倡穢誰堪容忍。於是方便復殺其母。彼造第三無間業已。由彼不斷善根力故。深生憂悔寢處不安。自惟重罪何緣當滅。彼後傳聞沙門釋子有滅罪法。遂往鷄園僧伽藍所。於其門外見一苾芻徐步經行。誦伽他曰。若人造重罪。修善以滅除。彼能照世間。如月出雲翳。時彼聞已歡喜勇躍。知歸佛教定能滅罪。因即往詣一苾芻所。慇懃固請求度出家。時彼苾芻既見固請。不審撿問遂度出家。還字大天教授教誡。大天聰慧。出家未久。便能誦持三藏文義。言詞清巧善能化導。波吒梨城無不歸仰。王聞召請數入內宮。恭敬供養而請說法。」
- ^ 《雜阿含經·六八四經》:何等為如來十力。謂如來處非處如實知。是名如來初力。若成就此力者。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轉於梵輪。於大眾中能師子吼而吼。」
《大毘婆沙論》:「佛世尊成就十力、四無所畏及與大悲三念住等不可思議無邊功德。隨用差別立種種名。具於十種說名意力。云何為十。一處非處智力。二業法集智力。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發起雜染清淨智力。四種種界智力。五種種勝解智力。六根勝劣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隨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盡智力。」 - ^ 《大毘婆沙論》:「波吒梨王既失彼眾。相率供養住鷄園僧。於後大天因遊城邑有占相者。遇爾見之竊記彼言。今此釋子却後七日定當命終。弟子聞之憂惶啟告。彼便報曰。吾已久知。還至鷄園遣諸弟子。分散遍告波吒梨城。王及諸臣長者居士。却後七日吾當涅槃。王等聞之無不傷歎。至第七日彼遂命終。王及諸臣城中士庶悲哀戀慕。各辦香薪。并諸酥油花香等物。積置一處而焚葬之。持火來燒隨至隨滅。種種方計竟不能然。有占相師。謂眾人曰。彼不消此殊勝葬具。宜以狗糞而灑穢之。便用其言火遂炎發。須臾焚蕩俄成灰燼。暴風卒至飄散無遺。故彼是前惡見等起。諸有智者應知避之。」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外道之中有形同俗。有同出家。今此出家之人。故言出家外道。捨外道之邪教。歸如來之正法。亦名大天。前第一百年時有大天比丘。為乖諍之首。今此同前之名。故稱為亦。婆沙所說是前大天。於大眾部中出家等者。顯所從部出家受具。明形入僧流。受持具戒。廣學優思名曰多聞。行潔高清目為精進。此乃談其威德。明所從部。即乖諍之首也。又有釋言。摩揭陀國有好雲王。大弘佛法。所在供養。諸大聖者。多集其國。其國貴庶唯事沙門。不崇外道。外道之徒貧諸四事。遂私剔髮賊住出家。或有聰明受持三藏。能善說法。遂使凡聖同流。偽真和雜。王知此事。沙汰聖凡。外道賊住多歸本宗。聖明博達猶有數百許人。同共佛法。幽玄竝能通達。王問聖者。賊住外道猶自有無。聖者報曰。尚有數百。其彼外道朋黨極盛。若更剪除。恐其破壞佛法。王遂別造伽藍。安置彼眾。其此大天。即彼頭首。多聞博學。」
- ^ 《異部宗輪論》:「第二百年滿時,有一出家外道,捨邪歸正,亦名大天。大眾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居制多山,與彼部僧重詳五事。因茲乖諍,分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
- ^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真諦所傳,大天五事是有虛有實的。確實有這種情形,是實;「若不如此,說者即名為虛」。如魔女能汙阿羅漢的衣服,是真實說;但大天是顛倒失念而夢中失精,那就是虛假說。真諦所傳,承認大天五事是正確的,但又維持毀謗大天的傳說。大天所說,依說一切有部來說,也應該是正確的。」
- ^ 釋悟殷. 讀《大毘婆沙論》劄記 論師的聖果觀(一). 弘誓雙月刊. 1998年10月, (第35期) [2015-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