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瓦拉赫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托·瓦拉赫 | |
---|---|
出生 | 普魯士王國, 柯尼斯堡(今屬俄羅斯) | 1847年3月27日
逝世 | 1931年2月26日 哥廷根, 威瑪共和國 | (83歲)
国籍 | 德意志帝國 / 普魯士王國 |
母校 | 哥廷根大學 |
知名于 | 萜烯的異戊二烯原則 |
奖项 | 諾貝爾化學獎 (1910) 戴維獎章 (1912)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有機化學 |
机构 | 哥廷根大學, 波昂大學 |
博士導師 | 奧古斯特·威廉·馮·霍夫曼, 弗里德里希·維勒,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凱庫勒·馮·斯特拉多尼茨 |
博士生 | 沃爾特·霍沃思 |
奥托·瓦拉赫(德語:Otto Wallach,1847年3月27日—1931年2月26日),德国化学家,1910年以研究脂環族化合物而獲得诺贝尔化学奖。[1][2]
生平
[编辑]1847年,瓦拉赫出生於柯尼斯堡,他的父親是一位信仰路德教的猶太人,職業是普魯士公務員;母親則是信仰新教的德國人。他們後來因為父親工作而相繼搬家到斯塞新、波茨坦。瓦拉赫在波茨坦開始上學,並開始對影響他未來生活的兩個重要學科起了興趣:文學及藝術歷史,他在這段時期也開始在他父母親的房子進行私人的化學實驗。
1867年,瓦拉赫進入哥廷根大學學習化學,並師承於當時有機化學領域十分有名的弗里德里希·維勒;一學期後他進入柏林洪堡大學,師承於奧古斯特·威廉·馮·霍夫曼。1869年,瓦拉赫在哥廷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在波昂大學(1870年至1889年)及哥廷根大學(1889年至1915年)擔任教授。瓦拉赫在1931年逝世於哥廷根。
成就
[编辑]瓦拉赫與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凱庫勒·馮·斯特拉多尼茨在波昂進行精油內萜烯的系統分析,這時僅有少數信息被解明,關於結構的資訊還是很零散。熔點的比較及混合物的測量是確認相同物質的方法之一,為了進行此方法,液體的萜烯必須被轉換成結晶化合物。以階段性的衍生反應,特別是增加萜烯的雙鍵,他成功將液體的萜烯轉換成結晶化合物。調查環狀不飽和萜烯的重排反應,可以由以確認的萜烯結構得到未知萜烯的結構。
瓦拉赫命名了萜烯及蒎烯,並負責最早的蒎烯系統研究。他在1909年出版了「萜烯與樟腦」,是一本關於萜烯化學反應的書籍。他以劉卡特反應(和魯道夫·劉卡特共同發現)及Wallach重排反應在學界聞名。
链接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Leopold Ruzicka. Third Pedler lecture. The life and work of Otto Wallach. J. Chem. Soc. 1932: 1582. doi:10.1039/JR9320001582.
- ^ Christmann, M. (2010), Otto Wallach: Founder of Terpene Chemistry and Nobel Laureate 1910.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49: 9580–9586. doi:10.1002/anie.20100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