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会羽毛球奖牌得主列表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羽毛球是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最早是1972年奥运会的表演项目,还曾是1988年奥运会表演项目。1992年奥运会开始新增男子和女子单打与双打比赛项目[1],1996年奥运会又新增混合双打项目[2]。
大多数球员参赛资格按羽毛球世界联合会排名确定。以2008年奥运会为例,单打比赛有38位运动员参与,双打有16对运动员参加[3]。羽毛球世界联合会排名前16位选手或组合自动获得参赛资格,不过每个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在每个项目的角逐中最多只能派出三名选手或三对组合。排名第17至64位的运动员和组合也可以参赛,但每个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在这些选手中最多只能选择两人或两个组合。排名低于64位的运动员只能作为所属国排行最高的选手参赛。此外,男子和女子单打比赛各有两个名额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三方委员会定夺。奥运会东道主如果根据以上规则能派出的选手不足两人,则仍然可以选派两名单打选手或一对组合选手[4]。奥运会中沿用的比赛规则和羽毛球世界联合会保持一致[5]。
截至2024年奧運會,高崚以两金一银一铜名列羽毛球奖牌榜首位,其後是两金一銀的傅海峰。史上獲得羽毛球金牌最多的球員是傅海峰、高崚、葛菲、顧俊、金東文、李洋、林丹、王齊麟、張軍、張楠、張寧和趙芸蕾,各獲得兩面金牌。李洋和王齊麟也是獲得羽毛球金牌最多的非種子球員。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期间,来自马来西亚的贾兰尼·西迪和拉昔夫·西迪成为该国自1964年首次参加奥运会以来首位和第二位奥运会奖牌得主[6]。张海丽代表印度尼西亚参加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时为自己赢得首枚奥运会银牌,八年后又代表荷兰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赢得第二枚银牌[7]。中国代表团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比赛中大获全胜,赢得全部三面奖牌,是奥运会羽毛球比赛中绝无仅有的大满贯[8]。中国也是奥运会羽毛球比赛中获奖牌最多的国家,共有41枚奖牌,其中29枚来自女子单打、双打或混合双打比赛。印度尼西亞和韓國各赢得19枚奖牌,是除中国外仅有的两个奖牌数达到两位数的国家。而1992年奥运会没有铜牌争夺战,在两场半决赛中落败的运动员直接获得铜牌,所以铜牌数量要多出四枚[9]。
男子单打
[编辑]比赛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1992年巴塞罗那 (詳細) | 魏仁芳(印度尼西亚) | 阿迪(印度尼西亚) | 托马斯·施蒂尔-劳里森(丹麦) |
蔡祥林(印度尼西亚) | |||
1996年亚特兰大 (詳細) | 波尔-埃里克·赫耶尔·拉尔森(丹麦) | 董炯(中国) | 瑞許·西迪(马来西亚) |
2000年悉尼 (詳細) | 吉新鹏(中国) | 叶诚万(印度尼西亚) | 夏煊泽(中国) |
2004年雅典 (詳細) | 陶菲克(印度尼西亚) | 孙升模(韩国) | 索尼·昆科罗(印度尼西亚) |
2008年北京 (詳細) | 林丹(中国) | 李宗伟(马来西亚) | 陈金(中国) |
2012年伦敦 (詳細) | 林丹(中国) | 李宗伟(马来西亚) | 谌龙(中国) |
2016年里約熱內盧 (詳細) | 谌龙(中国) | 李宗伟(马来西亚) | 安賽龍(丹麦) |
2020年東京 (詳細) | 安賽龍(丹麦) | 谌龙(中国) | 安东尼·西尼苏卡·金廷(印度尼西亚) |
2024年巴黎 (詳細) | 安賽龍(丹麦) | 昆拉武特·威提訕(泰国) | 李梓嘉(马来西亚) |
男子双打
[编辑]比赛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1992年巴塞罗那 (詳細) | 金文秀和朴柱奉(韩国) | 郭宏源和洪忠中(印度尼西亚) | 李永波和田秉毅(中国) |
拉昔夫·西迪和贾兰尼·西迪(马来西亚) | |||
1996年亚特兰大 (詳細) | 雷克西·邁納基和里奇·苏巴吉亚(印度尼西亚) | 谢顺吉和叶锦福(马来西亚) | 安東尼奧斯·阿里安托和關有明(印度尼西亚) |
2000年悉尼 (詳細) | 吴俊明和陈甲亮(印度尼西亚) | 李东秀和柳镛成(韩国) | 河泰权和金东文(韩国) |
2004年雅典 (詳細) | 河泰权和金东文(韩国) | 李东秀和柳镛成(韩国) | 徐永贤和林培雷(印度尼西亚) |
2008年北京 (詳細) | 马尔基斯·基多和亨德拉·塞蒂亚万(印度尼西亚) | 蔡赟和傅海峰(中国) | 黄智万和李在珍(韩国) |
2012年伦敦 (詳細) | 蔡赟和傅海峰(中国) | 玛蒂亚斯·鲍伊和卡斯腾·摩根森(丹麦) | 郑在成和李龙大(韩国) |
2016年里約熱內盧 (詳細) | 傅海峰和張楠(中国) | 吳蔚昇和陳蔚強(马来西亚) | 马库斯·埃利斯和克里斯·兰格瑞奇(英国) |
2020年東京 (詳細) | 李洋和王齊麟(中华台北) | 李俊慧和劉雨辰(中国) | 謝定峰和苏伟译(马来西亚) |
2024年巴黎 (詳細) | 李洋和王齊麟(中华台北) | 梁偉鏗和王昶(中国) | 謝定峰和蘇偉譯(马来西亚) |
女子单打
[编辑]比赛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1992年巴塞罗那 (詳細) | 王莲香(印度尼西亚) | 方铢贤(韩国) | 黄华(中国) |
唐九红(中国) | |||
1996年亚特兰大 (詳細) | 方铢贤(韩国) | 張海麗(印度尼西亚) | 王莲香(印度尼西亚) |
2000年悉尼 (詳細) | 龚智超(中国) | 卡米拉·马尔廷(丹麦) | 叶钊颖(中国) |
2004年雅典 (詳細) | 张宁(中国) | 張海麗(荷兰) | 周蜜(中国) |
2008年北京 (詳細) | 张宁(中国) | 谢杏芳(中国) | 玛丽亚·克丽斯廷·尤利安蒂(印度尼西亚) |
2012年伦敦 (詳細) | 李雪芮(中国) | 王仪涵(中国) | 塞娜·内维尔(印度) |
2016年里約熱內盧 (詳細) | 卡罗列娜·马琳(西班牙) | 普萨拉·文卡塔·辛杜(印度) | 奧原希望(日本) |
2020年東京 (詳細) | 陈雨菲(中国) | 戴資穎(中华台北) | 普萨拉·文卡塔·辛杜(印度) |
2024年巴黎 (詳細) | 安洗瑩(韩国) | 何冰嬌(中国) | 格蕾戈麗亞·瑪麗斯卡·東宗(印度尼西亚) |
女子双打
[编辑]比赛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1992年巴塞罗那 (詳細) | 郑素英和黄惠英(韩国) | 关渭贞和农群华(中国) | 吉永雅和沈恩婷(韩国) |
林燕芬和姚芬(中国) | |||
1996年亚特兰大 (詳細) | 葛菲和顾俊(中国) | 吉永雅和张惠玉(韩国) | 秦艺源和唐鹤恬(中国) |
2000年悉尼 (詳細) | 葛菲和顾俊(中国) | 黄楠雁和杨维(中国) | 高崚和秦艺源(中国) |
2004年雅典 (詳細) | 杨维和张洁雯(中国) | 高崚和黄穗(中国) | 李敬元和羅景民(韩国) |
2008年北京 (詳細) | 杜婧和于洋(中国) | 李孝貞和李敬元(韩国) | 魏轶力和张亚雯(中国) |
2012年伦敦 (詳細) | 田卿和赵芸蕾(中国) | 藤井瑞希和垣岩令佳(日本) | 瓦莱里亚·索罗金娜和尼娜·维斯洛娃(俄罗斯) |
2016年里約熱內盧 (詳細) | 松友美佐紀和高橋禮華(日本) |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和卡米拉·吕特·尤爾(丹麦) | 鄭景銀和申昇瓚(韩国) |
2020年東京 (詳細) | 格雷西娅·波利和阿普里亚尼·拉哈育(印度尼西亚) | 陈清晨和贾一凡(中国) | 金昭映和孔熙容(韩国) |
2024年巴黎 (詳細) | 陳清晨和賈一凡(中国) | 劉聖書和譚寧(中国) | 松山奈未和志田千陽(日本) |
混合双打
[编辑]比赛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1996年亚特兰大 (詳細) | 吉永雅和金东文(韩国) | 朴柱奉和罗景民(韩国) | 刘坚军和孙曼(中国) |
2000年悉尼 (詳細) | 高崚和张军(中国) | 特里·庫沙揚托和許一敏(印度尼西亚) | 賽門·阿切爾和喬安·古德(英国) |
2004年雅典 (詳細) | 高崚和张军(中国) | 盖尔·埃姆斯和内森·罗布森(英国) | 延斯·埃里克森和梅特·施约达格(丹麦) |
2008年北京 (詳細) | 李孝貞和李龍大(韩国) | 利利亚纳·纳西尔和诺瓦·维迪安托(印度尼西亚) | 何汉斌和于洋(中国) |
2012年伦敦 (詳細) | 张楠和赵芸蕾(中国) | 徐晨和马晋(中国) | 约金·费舍尔·尼尔森和克里斯汀娜·彼德森(丹麦) |
2016年里約熱內盧 (詳細) | 通托维·艾哈迈德和利利亚纳·纳西尔(印度尼西亚) | 陳炳橓和吳柳瑩(马来西亚) | 張楠和赵芸蕾(中国) |
2020年东京 (詳細) | 王懿律和黄东萍(中国) | 郑思维和黄雅琼(中国) | 渡邊勇大和東野有紗(日本) |
2024年巴黎 (詳細) | 鄭思維和黃雅瓊(中国) | 金元昊和鄭娜銀(韩国) | 渡邊勇大和東野有紗(日本) |
统计
[编辑] 多次获得奥运会奖牌的运动员[编辑]
|
各国家及地区历届奥运会所获奖牌数[编辑]
|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全局
- singles men - Olympic Badminton.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202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 doubles men - Olympic Badminton.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202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 singles women - Olympic Badminton.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202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 doubles women - Olympic Badminton.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202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 doubles mixed - Olympic Badminton.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202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 特定
- ^ Badminton in the Olympics. The Washington Post.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2).
- ^ History. Badminton World Federation. [2009-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3).
- ^ Badminton. Beijing Organizing Committee for the Olympic Games. [2014-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5).
- ^ Badminton: Olympic Qualification. NBC Olympics. [2009-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03).
- ^ Competition Rules. Beijing Organizing Committee for the Olympic Games. [2014-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9).
- ^ History. Olympic Council of Malaysia. [201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7).
- ^ Kubatko, Justin. Mia Audina Biography and Statistics. Olympics at Sports-Reference.com. Sports Reference, LLC. [2014-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3).
- ^ Kubatko, Justin. Badminton: Women's Doubles. Olympics at Sports-Reference.com. Sports Reference, LLC. [2014-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9).
- ^ Kubatko, Justin. Badminton at the 1992 Barcelona Summer Games. Olympics at Sports-Reference.com. Sports Reference, LLC. [2014-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