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威尼斯商人》(英語:The Merchant of Venice),又名《威尼斯的猶太人》,是莎士比亞喜劇作品。可能寫於1596年至1598年,出版於1600年,首演於1597年;它也是最早在非洲演出的莎劇(1913年)。

劇情大要

[编辑]

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Antonio),為幫助好友巴薩尼奧(Bassanio)娶得波西亞(Portia),而與仇家——放高利貸猶太人夏洛克(Shylock)借錢。答應若無法還錢,就割下自己的一肉抵債。不料,他的商船在海上遇險,因而無法如期還款,被夏洛克告上了法庭。

一再遭對方侮辱歧視,女兒潔西卡(Jessica)又跟羅倫佐(Lorenzo)私奔,因此夏洛克懷著深仇大恨,來到威尼斯法庭。他斬釘截鐵的拒絕和解,堅決按照借據條款,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這時劇情達到扣人心弦的最高潮。

另一方面,在幽雅的貝爾蒙莊園,美麗富有的少女波西亞(Portia)發出嘆息:她的終身大事必須取決於父親生前設置的金、銀、鉛三個彩匣,選中正確彩匣的求婚者就是她的丈夫。波西亞被父親剝奪了婚姻自主權,為此感到苦惱。所幸她情意所鍾的巴薩尼奧選中了鉛盒,有情人終成眷屬。

以上的兩條情節線在『法庭訴訟』一幕中匯合在一起,裝扮成法學博士的波西亞在千鈞一髮之刻大呼『等一下!』並向夏洛克指出,借據上只說他可取安東尼奧的一磅肉,但可沒說他能拿安東尼奧的一滴血。夏洛克自然無法只割安東尼奧的肉而不令他流血,聰慧的波西亞運用機智救了丈夫好友的性命。

打贏官司後,波西亞惡作劇的向沒認出她的丈夫,討了結婚戒指作為勝訴的酬勞,回家後再假意責怪他,引起一場喜劇性的吵嘴。最後在巴薩尼奧的恍然大悟中,本劇圓滿落幕。

登場角色

[编辑]
  • 安東尼奧(Antonio):威尼斯的大商人,他經營海外貿易並擁有巨資,與落魄的貴族子弟巴薩尼奧結為生死之交,甚至不惜為他押下自己身上的一磅肉。安東尼奧性格憂鬱,而且也是一個偏激的種族主義者,夏洛克對他歧視猶太人的控訴並非沒有根據。
  • 巴薩尼奧(Bassanio):將家產揮霍一空的落魄貴族,後娶波西亞。
  • 波西亞(Portia):才貌雙全的富家女嗣。
  • 葛萊西安諾(Gratiano):安東尼奧和巴薩尼奧之友,後娶奈莉莎。
  • 奈莉莎(Nerissa):波西亞的貼身女侍。
  • 夏洛克(Shylock):以放高利貸致富的猶太人。
  • 潔西卡(Jessica):夏洛克的女兒,後襲捲父親財產與羅倫佐私奔。
  • 羅倫佐(Lorenzo):安東尼奧與巴薩尼奧的朋友,潔西卡的情人。
  • 杜巴(Tubal):猶太人,夏洛克的朋友。
  • 蘭斯洛特·高波(Lancelot Gobbo) :夏洛克的僕人。丑角。
  • 老高波(Old Gobbo):朗西洛特之父。
  • 莎萊里奧(Salerio):安東尼奧和巴薩尼奧之友。
  • 索拉尼歐(Solanio):安東尼奧與巴薩尼奧之友。
  • 摩洛哥親王(The Prince of Morocco):波西亞的求婚者。
  • 阿拉貢親王(The Prince of Arrogon):波西亞的求婚者。
  • 威尼斯公爵(The Duke of Venice):威尼斯的統治者。

劇情考證

[编辑]

據 Capell的考據,威尼斯商人劇本是從義大利人 Ser Gio-vanni Fiorentino的作品『II Pecorone』(《大綿羊》或譯為《笨蛋》,1378年)的義大利故事集中獲得靈感。索求“一磅肉”的故事是取自1596年希爾維(Alexander Silvayn)出版的《雄辯家》(The Orator),波西亞擇婿的方法,是採自英國十三世紀拉丁文的一部小說集“ Gesta Romanorum ”,潔西卡私奔的情节出自1470年的《Tales of Massuccio di Salerno 》。1589年,英國劇作家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就已經寫過《馬爾他的猶太人》(The Jew of Malta)的劇本。

歷史背景

[编辑]

猶太人在逾越節(Passover)食用基督徒的肉,是中古世紀的傳說。基督徒普遍相信猶太人曾加害基督歐洲人一提起猶太人,就聯想到放高利貸,猶太人可以放貸給基督徒,《舊約聖經·申命記》記載:“借給外邦人可以獲利,只是借給你弟兄不可取利。”但羅馬教會是嚴禁基督徒放高利貸的,1179年,第三次拉特朗大公會議規定,高利貸者要處以破門律。猶太人因放高利貸普遍遭到社會排斥,英王愛德華一世在位其間曾下令將猶太人逐出英國。1492年,猶太人被逐出西班牙。1509年,康佈雷聯盟戰爭爆發,猶太人為逃難而來到威尼斯,群居在一家舊式的鑄鐵廠,這些猶太人被規定要穿著黃色衣服或帽子。1541年,威尼斯当局將犹太人安排在另一块聚居区,即後來著名的紅桌,有七層樓高。後來猶太人被准許成為威尼斯市民,並且可以從事貿易活動。早期歐洲的银行家幾乎都是犹太人,居住於義大利北部伦巴底,英语的Bank是從意大利文的Banca演变而来。

爭議性

[编辑]

《威尼斯商人》的爭議性極大,在莎翁作品中,僅次於《哈姆雷特》。而其中的爭議點主要有二:一是夏洛克作為一個反派猶太人,他到底是天性邪惡,抑或者是被一再歧視而瘋狂的復仇?透過夏洛克一角,《威尼斯商人》這齣戲劇傳達的涵义,到底是反猶大還是同情他們呢?第二點則是安東尼奧對巴薩尼奧曖昧的情感,能讓他立下人肉借約的,是否不只是友誼? 莎翁時代的夏洛克總是被詮釋為嗜財如命的大惡棍,由夏洛克被列入文學中的四大著名吝嗇鬼就可見一斑。

演員們對此角色有了不同的詮釋。英國演員Edmond Kean於1814年首創,將夏洛克詮釋為種族歧視的受害者,影響後人甚鉅。

在法庭上,安東尼奧為巴薩尼奧死而無怨,並暗示這是連巴薩尼奧之妻波西亞也難以做到的。因此有學者,如W. H. Auden [同性戀],試圖以同性戀來詮釋他們之間的情誼。

中譯本

[编辑]

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林紓魏易翻譯的《英国诗人吟边燕语》,這是莎氏作品第一部中譯本。包天笑據林紓、魏易所譯《吟邊燕語》中《肉券》改編為《女律师》。此剧发表于1911年第2期《女学生》。1913年1月,中國導演郑正秋导演了《肉券》,於上海城東女生首演,[1]这是至今所知的中国舞台上的第一部莎剧,其稿本可能是林紓翻译的《吟边燕语》。1916年4 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林纾的“林译小说第二集第十五编”《亨利第六遗事》,属名“英国莎士比原著”,“闽县林纾、静海陈家麟同译”。孟宪强指出《吟边燕讲》“不仅影响了一代文学戏剧大家 ,而且成為中國文明戲時期上演莎士比亞的蓝本 ”。

影視作品

[编辑]

威尼斯商人曾多次被搬上銀幕,以下是知名度較高的版本:

  • 1914—由Lois Weber執導的默片。
Weber小姐是美國第一個執導威尼斯商人的女導演,她同時也演出波西亞一角。
  • 1916—Walter West執導的英國默片。
  • 1973—John Sichel導演的電視影集
勞倫斯·奧立佛飾夏洛克,Anthony Nichols飾安東尼奧,傑里米·布雷特飾巴薩尼奧,琼·普洛赖特飾波西亞。
  • 1980—BBC的電視影集,導演是Jack Gold。
Gemma Jones演出波西亞,而Warren Mitchell飾夏洛克。
Paul McGann飾巴薩尼奧,Haydn Gwynne飾波西亞。
  • 2001—英國廣播公司出品的電視影集,Trevor Nunn執導。皇家國家劇院製作人Henry Goodman演出夏洛克。
  • 2002—『威尼斯的毛利商人』由Don Selwyn執導,是一齣毛利語發音,英語字幕的電影。
  • 2003—『莎士比亞的商人』,導演是Paul Wagar,並由Lorenda Starfelt,Brad Mays和Paul Wagar共同製作。
  • 2004—Michael Radford導演的同名電影英语The Merchant of Venice (2004 film)
阿爾·帕西諾飾夏洛克,傑瑞米·艾恩斯飾安東尼奧,約瑟夫·范恩斯演出巴薩尼奧,琳恩·科林斯演出波西亞。

另外也有網路遊戲《瑪奇 Mabinogi》改編該劇本作為遊戲的主線任務。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鄭正秋編《新劇考證百出》,中華圖書集成公司1919年4月 10版。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