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實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士實
大明都察院右都御史
籍貫江西南昌府新建縣
字號字若虛,號白洲
出生正統八年(1443年)八月十六日
逝世正德十四年(1519年)七月
配偶娶譚氏
出身
  • 天順六年壬午科舉人
  • 成化二年丙戌科同進士出身
著作
  • 《世史積疑》

李士實(1443年—1519年),若虛白洲江西南昌府新建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致仕。正德十四年(1519年)參與寧王之亂後被處決。

生平

[编辑]

天順六年(1462年)壬午科江西鄉試第七十四名舉人,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進士。授刑部主事,升員外郎、郎中,十七年(1481年)八月出為浙江按察司副使,二十三年(1487年)三月調廣東按察司副使,弘治六年(1493年)三月升廣東按察使,九年(1496年)二月升山東右布政使,八月升山東左布政使,十一年(1498年)十月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雲南,十三年(1500年)升刑部右侍郎[1],十八年(1505年)六月引疾回籍,正德三年(1508年)致仕。五年(1510年)起為都察院右都御史、撫治鄖陽,六年(1511年)十一月改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掌南京都察院事,未赴任,七年(1512年)五月改都察院右都御史、巡撫湖廣,七月召赴京掌都察院事,八年(1513年)十一月致仕。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南昌府起兵反叛,李士實是主要謀士之一[2]。七月二十六日寧王兵敗,李士實被擒後,押回南昌[3]伍文定將其怒打二十(一說被南昌人亂捶而死),傷重而死於獄中[4]。仇家將其碎屍,首級被送到京師,家產籍沒[5][6][7]

著作

[编辑]

李士實善畫工詩,書法獨特,有書法作品傳世至今。著有《世史積疑》,該書今已佚[8]

家族

[编辑]

曾祖李敏文;祖父李希懋;父李子聽,號淡簡。母羅氏。慈侍下。兄李士賡、李士質[9]

參考

[编辑]
  1.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六十六》弘治十三年九月庚申○升刑部右侍郎何鑒為本部左侍郎,巡撫雲南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士實為刑部右侍郎。
  2. ^ 《明史·卷一百十七·列传第五》:宸濠益恣,擅杀都指挥戴宣,逐布政使郑岳、御史范辂,幽知府郑巘、宋以方。尽夺诸附王府民庐,责民间子钱,强夺田宅子女,养群盗,劫财江、湖间,有司不敢问。日与致仕都御史李士实、举人刘养正等谋不轨。副使胡世宁请朝廷早裁抑之。宸濠连奏世宁罪,世宁坐谪戍,自是无敢言者。
  3. ^ 王守仁:《王陽明全集》卷一二《擒獲宸濠捷音疏》。疏云:“臣等既擒寧王而入,闔城內外軍民聚觀者以數萬,歡呼之聲震動天地,莫不舉手加額,真若解倒懸之苦而出於水火之中也。除將寧王並其世子、郡王、將軍、儀賓、偽授太師、國師、元帥、都督、都指揮等官各另監羈押候解。”據此知士實等在樵舍被俘後,王守仁將他們押回南昌城中。
  4. ^ 焦竑《國朝獻徵錄》卷四六《刑侍李士實傳》
  5. ^ 《明武宗實錄》卷一七六,正德十四年七月丁巳。按,李士實之死,多數記載是因伍文定撻之創甚,但亦有其他說法,如陳洪謨《繼世紀聞》卷五云“李士實亦被獲,為南昌人亂捶而死”,萬曆《新修南昌府志》卷二四云“李士實、王倫等四十八人凌遲處死,籍沒家產”。
  6.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人傳記資料索引》1995:李士實,字若虛,新建人。成化二年進士,累官至右都御史致仕。善畫工詩,以附宸濠伏法。有《世史積疑》。
  7. ^ 《國朝獻徵錄·卷9》:我兵四面至,炮火碎其副舟,遂奔潰。妃嬪皆與宸濠泣別沉水死。遂擒宸濠與其世子、眷屬李士實、劉養正等數十人,斬首三千級,溺水死者二萬餘,浮尸衣甲器物亘十餘里。
  8.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089》:舊題元李士實撰。前有自序,稱至正七年壬申三月朔書。案,至正七年歲在乙亥,非壬申,與史不合。而元代亦未聞有李士實,惟明有新建李士實,成化丙戌進士,官至右都御史,致仕。正德間寧王宸濠圖不軌,引之同謀。事起時,以士實與舉人劉養正為左右丞相。宸濠就擒,士實並伏法。事見《明史》。而正德七年正值壬申,與此書序內紀年適合。屠隆《考槃餘事》又稱,士實有善書名,而此本內自書序文,筆勢頗雄放,亦足相證其為明李士實所撰無疑。書首有衡山及天籟閣印記,乃文徵明、項元汴兩家舊本。此必在當時以士實為黨逆叛臣,嫌於私存其著作,故改竄紀年以掩其跡,而後來著錄者遂誤以為元人也。其書採摘史事,分條立說,迄於東漢之末而止。
  9. ^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

相關條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