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蓘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蔉 | |
---|---|
大明山東按察司副使 | |
籍貫 | 河南南陽府內鄉縣 |
字號 | 字于田,號少莊,晚年自號黃谷山人 |
出生 | 嘉靖十年二月二十二日 (1531年3月10日) |
逝世 | 萬曆三十六年六月九日 (1608年7月20日) |
配偶 | 娶胡氏 |
出身 | |
|
李蔉[註 1](1531年3月10日—1608年7月20日),字于田,号少庄,晚年自号黄谷山人,河南南陽府內鄉縣順陽(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人,祖籍邓州长乐林(今邓州市孟楼镇长乐岭)[註 2],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河南鄉試第四十六名舉人,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科三甲第十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檢討。由於李蔉為人清高,不諂媚,遭宰相嚴嵩陷害,被貶為山西陽城縣縣丞。歷任大名府推官、池州府同知、南京刑部員外郎、禮部儀制司郎中。李蔉因厌恶时政,无心当官,41岁时辞官回乡,隐居内乡县城东关自己开辟的“足园”(今内乡县菊潭公园),专心著述。後起為貴州副使,以病辭任,萬曆十一年(1583年)二月再起為山東副使[1],以病辭任。三十六年(1608年)病故[2]。
家族
[编辑]曾祖李貴,府同知;祖父李睺,知縣;父李宗木,號杏山[3],嘉靖十九年舉人,貢士,母王氏[4]。弟李蔭(字于美,號岞客,生員,嘉靖四十三年舉人)、李蒓、李藇。
寫作風格
[编辑]李蔉的写作风格多沿袭前七子之一的何景明,未能自成一家[5]。有《李子田詩集》四卷、《一悅園稿》一卷。
著作
[编辑]- 文集:《李翰林集》、《黄谷文集》、《仪唐集》、《李子田集》
- 诗集:《太史集》(收入《六李集》)
- 选注:《杜诗》、《宋艺圃集》、《元艺圃集》、《明艺圃集》
軼事
[编辑]身为翰林院检讨的李蔉,其弟李荫长期为增广生员,却未能考取一官半职。李蔉在给李荫的信中说:“你今年增广,明年增广,不知增得多少?广得多少?”李荫回信说:“你今日检讨,明日检讨,不知检得什么?讨得什么?”[6]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万历十一年二月,改江西副使邹学柱、升河南右参议赵鹏程为河南副使,起原任贵州副使李蔉为山东副使,原任福建佥事赵参鲁为福建佥事,各提调学政。
- ^ 《翰林憲副李黃谷先生墓碑》,李若訥,《李子田詩集》附錄:先生生嘉靖辛卯二月二十二日,歿萬曆戊申六月九日,壽七十有八。
- ^ 王祖嫡《李杏山先生七十壽序》
-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登科錄》
- ^ 周庆贺. 明代诗人李蔉及其诗歌创作简论.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 (01期). ISSN 1671-6132.
- ^ 明代·浮白斋主人《雅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