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治國內閣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毛治國內閣 | |
---|---|
中華民國內閣 | |
建立日期 | 2014年12月8日 |
解散日期 | 2016年2月1日 |
组织与人物 | |
国家元首 | 馬英九 |
副国家元首 | 吳敦義 |
政府首脑 | 毛治國 → 張善政(代理) |
副政府首脑 | 張善政 |
成員政黨 | 中國國民黨 |
议会地位 | 多數黨 |
反对党 | 民主進步黨 |
反对党领袖 | 蔡英文 |
历史 | |
前任 | 江宜樺內閣 |
继任 | 張善政內閣 |
中華民國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
政府(沿革) |
政治 |
毛治國內閣(簡稱毛內閣)是2014年12月8日至2016年2月1日期間,由時任行政院院長毛治國所領導的中華民國內閣,為馬英九政府任內的第五屆內閣。
2014年12月8日,接替江宜樺內閣[1][2]。2016年1月16日,因執政黨中國國民黨於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中敗選,毛治國當日請辭且不接受慰留後,由原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代理,1月25日總統批准內閣總辭,2月1日張善政真除為院長並籌組張善政內閣。
內閣成員
[编辑]
|
|
※備註:
部會政務及常務副首長
[编辑]- 內政部政務次長:陳純敬
- 內政部常務次長:林慈玲
- 外交部政務次長:柯森耀、高振群
- 外交部常務次長:史亞平(國民)
- 國防部軍政副部長:陳永康
- 國防部軍備副部長:劉震武
- 國防部常務次長:王信龍、許培山
- 經濟部政務次長:卓士昭
- 經濟部常務次長:沈榮津
- 財政部政務次長:張璠、吳當傑
- 財政部常務次長:許虞哲
- 教育部政務次長:陳德華、林思伶
- 教育部常務次長:林淑真
- 交通部政務次長:曾大仁
- 交通部常務次長:范植谷
- 法務部政務次長:陳明堂
- 法務部常務次長:蔡碧玉
- 文化部政務次長:蔡炳坤、陳永豐
- 文化部常務次長:許秋煌
- 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林奏延、曾中明
- 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許銘能
- 勞動部政務次長:郝鳳鳴、陳益民
- 勞動部常務次長:郭芳煜
- 科技部政務次長:林一平、錢宗良
- 科技部常務次長:陳德新
- 僑務委員會政務副委員長:信世昌
- 僑務委員會常務副委員長:呂元榮
- 蒙藏委員會副委員長:陳明仁
-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國傳、陳良濬(備役陸軍中將)
- 大陸委員會特任副主任委員:林祖嘉
- 大陸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施惠芬
- 原住民族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陳張培倫
- 原住民族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范佐銘
- 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夢梅
-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王儷玲
-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黃天牧
- 國家發展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黃萬翔
- 國家發展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高仙桂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副署長:符樹強
-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副署長:
- 行政院主計總處副主計長:鹿篤瑾
-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副人事長:張念中、朱永隆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胡興華、王政騰
-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鄧民治、顏久榮
-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源卿
- 中央選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文生
- 公平交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邱永和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虞孝成
- 中央銀行副總裁:楊金龍、嚴宗大
- 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周筑昆
內閣首長異動
[编辑]- 2015年1月7日,葉匡時因台灣高鐵財改案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遭朝野立委聯合反對,無法過關,宣布請辭交通部長。1月9日,行政院批准辭呈,由次長陳建宇代理。
- 2015年1月23日,調整部分人事,交通部和文化部代理部長陳建宇及洪孟啟真除,前政務委員簡太郎接任祕書長。政務副祕書長由徐中雄接任;科技部長由徐爵民接任。
- 2015年1月30日,因中華民國國軍人事異動,國防部長由原參謀總長高廣圻上將接任。
- 2015年1月29日,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管中閔請辭,2月3日由政務委員杜紫軍接任。
- 2015年2月10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請辭,2月17日由原國防部軍政副部長夏立言接任。
內閣大事記錄
[编辑]- 2014年12月3日:總統府宣布由原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開始籌組毛治國內閣。
- 2014年12月8日:與江宜樺內閣進行交接,毛治國內閣正式上任。
- 2016年1月16日:行政院院長毛治國在總統大選後請辭。21日發表聲明稱「對於引發的困擾感到抱歉,但請辭的決定不會有任何改變。」23日起毛治國院長個人正式請辭。
- 2016年1月25日:總統馬英九批准內閣總辭。
任內政績
[编辑]- 成立國發基金、國發天使基金,與矽谷創投鏈結,提供新創事業資金協助。
- 完成閉鎖型公司法,有限合夥法,給予創業家簽證,完成股權式群眾募資平台等,法制迅速與國際接軌,都是台灣有史來打造最友善的「創業」環境,讓美國矽谷創業家及創投業者開始熱議「台灣」。
- 推動生產力4.0政策。
- 規劃長照保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