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法轮(梵語:धर्मचक्र,羅馬化:Dharma-cakra;巴利語:dhamma-cakka;緬甸語:ဓမ္မစကြာ,羅馬化:dhammah-cakyaar;藏語:ཆོས་ཀྱི་འཁོར་ལོ་,威利转写:chs kyi 'khor lo,义爲法轮;藏語:འཀོར་ལོ།,威利转写:'khor lo,义爲轮),是佛家词汇,為佛法的代表性标志。在古印度,「轮」既是一种农具,也是一种兵器,佛教借用「轮」来比喻佛法无边,具有摧邪显正的作用。
在Unicode中,法轮图案的符號為U+2638(☸)。
概述
[编辑]「法轮」的说法,来源古印度传说中的转轮圣王,当有统一四大部洲的圣君出世,虚空中自然飞来金轮在其头顶旋转,为其证明、莊嚴。释迦牟尼佛刚出世时,婆罗门仙人阿私陀预言他将来要么做转轮圣王统一四海,要么做最上觉者渡化众生。故佛教沿用此说法,认为释迦牟尼佛所传佛法如同金轮,称爲“法轮”,转轮王之轮则称为“宝轮”[1]。後来佛教对法轮的样式作了定义,赋予其代表佛教的象征意义。
佛門法轮由轮毂、八个轮辐和外圈组成。[2]其结构和意义为:
- 整个图案是一个圆形,代表了佛教教义的完满。
- 輪轂(Hub of Wheel)是法輪中心,代表了戒律,戒律是冥想修炼的本质核心。
- 八个輪輻(Spoke of Wheel)是法輪外張,代表了八正道,八正道是破除无明的利器。
- 輪輞(Rim of Wheel)是法輪外圍,指把所有东西汇聚在一起的正念或三昧。
古代的法轮有二十多个轮辐,现在的法轮也有四个轮辐或十个轮辐的。中心部的图案有莲花宝座形,也有带「卍」字图案的。在雍和宫殿佛像前,有两个法轮,为银质嵌珠。北京广济寺天王殿顶上有一法轮。
转法轮
[编辑]在佛教中,法轮代表「佛法」,「转法轮」譬喻在世间传播佛法,以佛陀的教法能消滅一切煩惱,轉凡成聖,且不停滯於一人一處;在佛陀入灭,也将请僧侣甚至居士解说佛法,也尊称爲「转法轮」。「法轮常转」意为佛法的传法不断[3][4],佛法如法轮一样把一切不正确的见解、不善的法都破碎无余[5]。
在佛教手印中,有一种法轮印(或转法轮印、說法印),象征着佛陀说法。北京的藏传寺院雍和宫大殿有三世佛像,左边的过去燃灯古佛即持法輪印。東邊彌勒佛為未來佛,持說法印,拇指微曲抵食指第一指節處,餘指自然舒展,表示說法傳教。 [6]
释迦佛转法轮
[编辑]初转法轮,义爲初宣佛法。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後,在鹿野苑為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第一次宣說佛法。此後,佛陀又两次说法,宣说了四圣谛、八正道等最基本的教义,三次共称爲三转法轮。
佛说转法轮经
[编辑]相關經典
[编辑]- 《大智度論》:「佛轉法輪,如轉輪聖王轉寶輪。(中略)轉輪聖王手轉寶輪,空中無礙。佛轉法輪,一切世間天及人中無礙無遮,其見寶輪者諸災惡害皆滅。遇佛法輪,一切邪見疑悔災害皆悉消滅。王以是輪治四天下,佛以法輪治一切世間天及人。」
- 《行宗記》:「法輪者,摧業惑故。」
- 《嘉祥法華疏》:「無生正觀,體可楷模,故名為法。流演圓通不繫於一人,故稱為輪。又無生正觀無累不摧,亦是輪義。」
- 《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
辨異
[编辑]- 法轮与宝轮
佛教的法轮有时称爲「佛门法轮」,以示与转轮圣王的金轮的区别。虽来源于後者传说,但两者所指并不相同。在一些经典中,譯经师会把佛門法輪與轉輪聖王的「輪」,使用不同的名詞以區分,比如稱前者為「法輪」,而稱轉輪聖王[8][需要較佳来源](佛經中有時稱作法輪聖王、金輪王等)的輪,為「寶輪」、「金轮宝」、「轮宝」[9][8][10]等。
- 道教中的法轮
道教經典《道藏·雲笈七籤》九九《眾仙步虛詞》之四,有一「法輪常自轉,希音不可聽。」詩句、將道法也稱為法輪,說明道法高深、不是常人所能聽聞、所能理解的。
圖片
[编辑]歷史和考古實例
[编辑]- 重建孔雀王朝時期桑吉的大致佈局,可以看到柱子頂部有法輪。
- 巴戶特窣堵坡的東門,上方有法輪尖塔
- 以法輪為代表的佛陀,桑吉3號佛塔。
- 桑吉3號佛塔柱上的法輪。
- 崇拜阿育王的支柱,桑吉3號佛塔。
- 桑吉窣堵坡的插圖
- 石灰石壁柱,2世紀,阿馬拉瓦蒂,印度博物館,加爾各答。
- 佛足石與法輪,阿馬拉瓦蒂考古博物館
- 一世紀犍陀羅國佛足石
- 犍陀羅國碑
- 阿瑪拉瓦蒂博物館的法輪雕塑
- 帶輪子和佛教符號的塔克西拉硬幣
- 在阿富汗發現的硬幣,前50年~30年,最晚在50年之前。
- 三寶。阿富汗東部。貴霜帝國。2~3世紀。
- 《佛陀第一次說法》(鹿野苑),笈多王朝,5世紀。
- 法輪,曼谷國立博物館
- 法輪,曼谷國立博物館,泰國
- Khao Klang Nai,詩貼歷史公園,泰國。
- Mon法輪,7世紀或9世紀,砂岩
- Dharma wheel, Japan, Kamakura period, 1200s CE, bronze – Tokyo National Museum.
- Part of a Buddha-statue, showing the first five disciples of the Buddha at Sarnath and dharmachakra.
- 日本的法輪,13世紀晚期。
- Mandala Base, China, Ming dynasty,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 Dharma wheel, China, Qing dynasty, Qianlong period, 1736–1795 CE.
- Box with Ink Cakes: Yellow Ink Stick, China, Qing dynasty (1644–1912).
- Dharmachakra Pravartana at National Museum, New Delhi
當代實例
[编辑]- 卧佛寺, 道北, 吉蘭丹
- 帕刑寺入口
- Seal of Chai Nat Province (a garuda upholding the dhammacakka in front of the mountain and river), Wat Sri Suphan, Chiang Mai
- 滿願塔的法輪
- Dhammacakka on Main Gable, Wat Phra Putthabat Tak Pha, Lamphun
- Entrance to the Global Vipassana Pagoda
- Lok Sabha chamber of the New Parliament building, New Delhi
國旗和官方象徵
[编辑]- The Emblem of Mongolia includes the dharmachakra, a cintamani, a padma, blue khata and the Soyombo symbol
- The Emblem of Sri Lanka, featuring a blue dharmachakra as the crest
- The Emblem of India, featuring the Ashoka Chakra on the base panel representing the Dharmachakra
- Emblem of the Supreme Court of India, which shows the dharmachakra on top of the Lion Capital. It was found broken during the excavations.
- The Flag of India has the Ashoka Chakra at its center representing the Dharmachakra.[11]
- The flag of the former Kingdom of Sikkim featured a version of the Dharmachakra
- Emblem of Central Tibetan Administration with Tibetan Buddhist style Dharmachakra
- 法輪旗,泰國佛教的象徵
- The seal of Thammasat University in Thailand consisting of a Constitution on phan with a twelve-spoked dhammacakka
- 泰國國家童子軍組織的顏色
- 印度佛教復興運動使用的旗幟
- Wheel in Jain Symbol of Ahimsa represents dharmachakra
- Flag of the Romani People. It contains blue and red colour to represent the heaven and earth respectively, and uses a 16 spoke Dharmachakra to symbolise their tradition and to pay homage to their Indian origin.
參考來源
[编辑]- ^ 《大智度論》:“佛轉法輪,如轉輪聖王轉寶輪。(中略)轉輪聖王手轉寶輪,空中無礙。佛轉法輪,一切世間天及人中無礙無遮,其見寶輪者諸災惡害皆滅。遇佛法輪,一切邪見疑悔災害皆悉消滅。王以是輪治四天下,佛以法輪治一切世間天及人。”
- ^ 法輪. 認識佛陀教育網. [2010-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 ^ 觀世心/編著. 佛門對聯:8. 法輪常轉. www.sutrapearls.org. [2011-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中文(繁體)).
- ^ 《止观辅行》曰“轮具二义,一旋转义,二摧辗义,以四谛轮转度与他,摧破结惑,如王轮宝,能坏能安。法轮亦尔,坏烦恼怨,安住谛理。”
- ^ 佛陀教育雜誌 Vol. 139 2003/2/15:「請轉法輪」,「轉」是轉動,就是推動,因此,法輪是代表佛陀教育,佛陀教育的內容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即「空有不二、動靜一如」
- ^ 三世佛三身佛藥師佛和藥王菩薩. [2019-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 ^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三十冊 No. 1579. 玄奘譯.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2). 當知世尊轉所解法,置於阿若憍陳身中,此復隨轉置餘身中,彼復隨轉置餘身中,以是展轉、隨轉義故,說名為輪。正見等法所成性故,說名法輪。
- ^ 8.0 8.1 中阿含經卷第十一. [2012-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5).
- ^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五.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 ^ 雜阿含722經. [2012-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 ^ The national flag code (PDF). Mahapolice.gov.in. [22 June 20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15 December 2017).
外部來源
[编辑]- 性空法師. 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 (PDF). 台灣省嘉義市: 香光書鄉. 民92 [2010-11-30]. ISBN 957-8397 17-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11-25) (中文(繁體)). (中文)
- 坦尼沙羅尊者英譯,良稹中譯. 中英對照-轉法輪經. dhammatalks.org. 2008-01-13 [201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31) (英语及中文).(英文)(中文)
- 轉法輪義. 寶竺林精舍 Boutsulin Vihara. 2009-04-18 [201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中文(繁體)).
佛智慧及智慧相應之法,是名【輪】所謂實相般若,即諸法空性、無相、無境界、離於根境、越諸戲論、如同佛無能見頂相,等虛空無邊一切佛法依此相續自然而生,甚深微妙。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