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保羅·歐斯垂克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耶利米·保羅·歐斯垂克 Jeremiah Paul Ostriker | |
---|---|
出生 | 1937年4月13日 美国紐約州紐約 |
母校 | 哈佛大學 芝加哥大學 |
知名于 | 暗物質、天文物理學 |
奖项 | 1972年海伦·B·华纳天文学奖 1980年亨利·諾利斯·羅素講座 2000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2004年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 2007年皇家學會外籍院士 2011年布魯斯獎 2012年詹姆斯·克雷格·沃森獎 2013年White House Champion of Change 2015年格魯伯宇宙學獎 2020年美國天文學會Legacy Fellow |
科学生涯 | |
机构 | 普林斯頓大學 劍橋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 |
博士導師 |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 |
博士生 | 埃德蒙·博钦格 |
耶利米·“傑瑞”·保羅·歐斯垂克(英語:Jeremiah "Jerry" Paul Ostriker,1937年4月13日—),美国天体物理学家,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以及哥倫比亞大學教授[1]。
經歷
[编辑]歐斯垂克在哈佛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在劍橋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1971年到1995年歐斯垂克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並於1995年到2001年任職該校教務長。2001年到2003年曾到劍橋大學擔任布盧米安天文學與實驗哲學教授席位(英语:Plumian Professor of Astronomy and Experimental Philosophy)(Plumian Professor of Astronomy and Experimental Philosophy)。之後返回普林斯頓大學[2]。
研究
[编辑]歐斯垂克的研究對於宇宙中大部分"看不見的質量"暗物質有著奠基性的貢獻。他的研究專長也包括星际物质、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物理宇宙學、黑洞。截至2021四月,其共同發表的論文總引用數已超過85,910次(H指數130)。
家庭
[编辑]他和詩人、散文作家艾麗西亞·歐斯垂克(Alicia Ostriker)於1959年結婚,並育有三子女。
近年著作
[编辑]- New Light on Dark Matter, Science, 300, pp 1909-1914 (2003)
-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Light in the Universe: Results from Hydrodynamic Simulations, Astrophysical Journal 597, 1 (2003)
- Cosmic Mach Number as a Function of Overdensity and Galaxy Age, Astrophysical Journal, 553, 513 (2001)
- Collisional Dark Matter and the Origin of Massive Black Hol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84, 5258-5260 (2000).
- Hydrodynamics of Accretion onto Black Holes, Adv. Space Res., 7, 951-960 (1998).
獎項
[编辑]- 1972年美國天文學會海伦·B·华纳天文学奖
- 1980年美國天文學會亨利·諾利斯·羅素講座
- 1999年德國天文學會卡爾·史瓦西獎章
- 2000年美國總統比尔·克林顿頒發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 2004年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
- 2011年太平洋天文學會布魯斯獎
- 2012年詹姆斯·克雷格·沃森奖章
- 2015年格鲁伯宇宙学獎
參考資料
[编辑]- ^ Powell C.S. (1994) Profile: Jeremiah and Alicia Ostriker – A Marriage of Science and Art, Scientific American 271(3), 28-31.
- ^ Jeremiah P. Ostriker biography
格鲁伯宇宙学奖获得者 |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卡爾·史瓦西獎章获得者 |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1940年代 |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海伦·B·华纳天文学奖获得者 |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1898–1900 | |
---|---|
1901–1925 |
|
1926–1950 |
|
1951–1975 |
|
1976–2000 |
|
2001–至今 |
|
詹姆斯·克雷格·沃森奖章获得者 | |
---|---|
1880年代 |
|
1890年代 | |
1900年代 |
|
1910年代 |
|
1920年代 | |
1940年代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获得者 | |
---|---|
1820年代 |
|
1830年代 |
|
1840年代 |
|
1850年代 |
|
1860年代 |
|
1870年代 |
|
1880年代 |
|
1890年代 |
|
1900年代 |
|
1910年代 |
|
1920年代 | |
1930年代 |
|
1940年代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