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童玉女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已被提出存廢討論。請前往此處就该条目是否应该被删除进行讨论。? |
中國民間信仰系列 |
中国民间信仰 |
---|
![]() |
金童玉女可以指:[1]
- 仙童仙女,也稱為「金童玉女」。民間信仰吸納了佛教與道教的說法,在死者靈位前以紙紮竹造,製作童男與童女之像並稱為「金童玉女」,也有此版本的紙錢。臺灣殯葬文化有陪伴死者上天的金童玉女[2]。有桌頭𡢃,稱童男童女,放置在亡者魂帛之左右[3],是為亡者死後之僕人。[4] 或認為桌頭𡢃即為金童玉女。[5] 也有將金童玉女以大仙翁仔陣頭形式表現,多用於出殯儀式。
- 比喻男女孩童或青年。文學作品亦時常將俊秀姣好,相配登對的男女情侶,稱作金童玉女,如李好古《張生煮海》:「金童玉女意投機,才子佳人世罕稀。」此用法亦被用於日常生活中對情侶或夫妻之稱呼。
參考資料
[编辑]- ^ 金童玉女.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 臺日大辭典臺語譯本_金童. 台與信望愛. [2023-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4).
- ^ 台語辭典(台日大辭典台語譯本)_桌頭kán. 臺語信望愛. [2023-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4).
- ^ 臺灣傳統喪禮之七(1):吃飯的老婦.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23-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4).
紙紮屋兩旁還有金童玉女或是桌頭𡢃(另註:金童玉女具有神格,負責引領亡者前往陰間,而後者則是服侍往生者的僕人)
- ^ 勸嫺.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23-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5).
即為嫺兒開光,誦念教嫺文,並以香棒金童玉女頭、並觸其耳,要其謹記教誨,好好服侍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