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食物衛生是指一系列與食物的進食、烹調及保存相關的衛生常識。日常因飲食而引起的問題,主要都是因為細菌在食物滋長,從而引致食物中毒。透過下列的方法對食物衛生作安全監管,可以使食用者避免透過進食而使身體健康受損。食物衛生可以分為兩方面:

  1. 進食食物時要注意的衛生常識
  2. 烹調及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的衛生常識

進食前

[编辑]
  1. 要用洗手液和流動的水喉下洗手至少10秒
  2. 要把餐具清洗乾淨

食物烹調

[编辑]
  1. 煮食時要穿上清潔的衣服,並掛上圍裙
  2. 當處理食物前及處理生肉、魚類及禽鳥後,應使用溫暖的肥皂水洗手。
  3. 橡皮圈髮網把頭髮紮起。
  4. 若在食物工場工作,必須用帽子把頭髮蓋上。

食物保存

[编辑]
  1. 熱食應該保存於60°C以上的地方,而冷食應保存於4°C以下的地方。任何食物都不宜在4-60°C的環境下逗留超過兩小時。
  2. 不論是肉食、水果或蔬菜,在處理前都應該徹底清洗,以清除附在表面的細菌、農藥或防腐劑。
  3. 未熟及已熟的食物,應使用不同的砧板及刀具。切勿使用同一套刀具及砧板,以避免交叉感染。
  4. 生肉應該與熟肉放在不同的地方貯存,切勿把生肉和熟肉放在一起。
  5. 砧板刀具在處理過生肉之後,在再用前都必須清潔。
  6. 在食物工場煮熱肉類時,需使用即時電子溫度計量店肉類的內部溫度,以確保食物得以完全熟透。
  7. 在食物工場工作的工人,都應該確保身體健康,以免在處理食物時透過呼吸或飛沫把細菌傳染到食物上。

參看

[编辑]

參考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