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语音学学会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际语音学学会
国际音标:ði ɪntəˈnæʃənəl fəˈnɛtɪk əsoʊsiˈeɪʃn
国际语音学学会标志及“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的音标
簡稱IPA
成立時間1886
創始人保羅·帕西[*]
總部伦敦 (UCL主樓编辑维基数据
服务地区全世界
主席[1]
John Esling
机关刊物
理事会
目標语音学的学术研究
網站www.internationalphoneticassociation.org

國際語音學學會(英語: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IPA),1886年創立於巴黎,是世上最悠久的語音學家代表組織。其成立目標為促進語音學之研究,目前該學會訂有國際音標一套,為世界所有語言音標之標準。學會也發行期刊《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歷史

[编辑]

1886年在巴黎有一小群語言教師成立聯會,以鼓勵課堂使用語音記號教學,幫助兒童掌握地道外語發音,及輔助幼童學習閱讀。這聯會由保羅·帕西領導,初名Dhi Fonètik Tîtcerz' AsóciéconThe Phonetic Teachers' Association的發音拼寫,即語音學教師聯會,簡稱FTA)。1889年1月,改名為L'Association Phonétique des Professeurs de Langues Vivantes (活語言教師語音學會,簡稱AP),1897年改為現名L'Association Phonétique InternationaleAPI),英語名為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IPA)。

1889年學會期刊《Le Maître Phonétique》創刊,直至1970年停刊。期刊的官方語言為法語,內文完全以國際音標書寫,是其獨有特色。1970年,學會期刊改革,改名為《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官方語言轉為英語,用普通文字書寫。

學會會員規模和在教育界的影響力在約1914年達到高峰,其時有40個國家的1751個會員。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其後果嚴重干擾學會運作,其期刊直至1922年才恢復正常發行。

國際音標的制訂

[编辑]

學會初時目標在制訂一套語音符號,按情況表示不同發音,以便每種語言有其特定的字母描述發音。後來決定了,創製一套通用字母,用同一字母表示不同語言的同一發音,是最為理想的。這套國際音標經歷迅速演變,直到20世紀初。此後有數次修訂,以語音學新成果增刪修改字母。

考試

[编辑]

國際語音學學會自1908年起舉辦考試,授予德語語音精通證書。

注释

[编辑]
  1. ^ IPA: About us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2-10-1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