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熙喆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熙喆 | |
---|---|
大清宣化府知府 | |
籍貫 | 山東省兗州府滕縣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仲瑊、亦愚 |
出生 | 大清咸豐四年 |
逝世 |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 |
出身 | |
| |
經歷 | |
著作 | |
|
高熙喆(1854年—1938年),字仲瑊,一字亦愚。山東省兗州府滕縣城關鎮(今屬棗莊市滕州市)人,原籍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1]。清末民初政治人物、經學家、史學家、書法家。
經歷
[编辑]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補殿試第二甲第六十四名進士出身。五月,選翰林院庶吉士。
十五年(1889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充國史館協修。誥授朝議大夫。
二十年(1894年)三月,以翰林院編修充甲午科會試同考官,考生張謇以高熙喆為師。;七月,充山西鄉試正考官。
後授貴州道監察御史,轉湖廣道,以直言敢諫著稱。
二十六年(1900年),提出反對山東巡撫袁世凱「痛剿」義和團之行動[2]。五月,以監察御史奏報英國人勘劃威海租界與原條約不符,軍機處與總理衙門飭令袁世凱查明聲復並全力磋商。
二十八年(1902年)十月,請假回籍省親。
二十九年(1903年)六月,補授河南道監察御史。遷工科給事中。
三十二年(1906年),丁內艱離任歸鄉。
宣統元年(1909年),改調直隸大名府知府。個性節儉,喜好讀書,不攜帶家眷赴任,不聘用門衛、家丁,只有一個老僕供其差使,官署也不置車馬,只養一驢備用。致力革除積弊,提倡文教風俗,推行農工生產;閒暇時則前往中學、師範學校講授經史;大名府鹽商有慣例將每月供鹽折現餽送給知府,高熙喆難以變革舊例,飭令將此資金撥供學校使用。儒雅樸素,時人稱高熙喆為良吏。
二年(1910年),回任宣化府知府[3]。
三年(1911年)年底,宣統帝退位後以大清遺臣自居,棄官歸鄉[3]。重視編纂地方志,認為「風俗者,太平之根本也」,兩度參與滕縣志編纂。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日軍南下山東,高熙喆舉家轉徙避難,對時局憤慨。二十七年(1938年)八月,憂憤而死。
著作
[编辑]- 《周易注》
- 《毛詩注》
- 《春秋左氏傳注》
- 《四書說》
- 《高太史文集》十二卷
- 編纂《滕縣鄉土志》一卷
- 編纂《續滕縣志》首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