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酸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铬酸 | |
---|---|
IUPAC名 Chromic(VI) acid | |
别名 | 铬(VI)酸 |
识别 | |
CAS号 | 7738-94-5 |
PubChem | 24425 |
ChemSpider | 22834 |
SMILES |
|
InChI |
|
InChIKey | KRVSOGSZCMJSLX-OOUCQFSRAZ |
Gmelin | 25982 |
EINECS | 231-801-5 |
ChEBI | 33143 |
性质[來源請求] | |
化学式 | H2CrO4 |
摩尔质量 | 118.01 g·mol−1 |
外观 | 红色晶体 |
密度 | 1.201 g cm-3 |
熔点 | 197 °C(470 K) |
沸点 | 250 °C(523 K)(分解) |
溶解性(水) | 1666.6 g dm-3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铬酸,化学式为H2CrO4,是三氧化铬溶于硫酸以及铬酸盐/重铬酸盐酸化时生成的化合物之一。重铬酸是二分子铬酸脱水形成的多酸,化学式为H2Cr2O7。三氧化铬是铬酸的酸酐,室温下为橘红色固体。由于它可通过加浓硫酸于铬酸盐或重铬酸盐的水溶液沉淀出来,故在工业上曾长期被称为“铬酸”。
铬与同族的钼、钨不同,形成多酸的倾向不强,超过四铬酸以上的多铬酸很少见。这些化合物中都含有正六价铬,具有致癌性和氧化性,酸性溶液中的还原产物一般为紫色的[Cr(H2O)6]3+离子。
用途
[编辑]铬酸洗液是实验室常用的清洗液,兼有酸性和氧化性,可以去除实验仪器内壁和外壁的污垢及难溶物质。通常该洗液由重铬酸钾加入浓硫酸中得到,但是六价铬对环境有害,强酸性环境有时也会使仪器受损,故目前铬酸洗液的应用已有减少。
铬酸也是镀铬涂层时的中间体,也用于某些釉和彩色玻璃的生产中。
反应
[编辑]铬酸可以和碱成盐,根据pH的不同,酸根离子的形式也不同。重铬酸根(Cr2O72−)与铬酸根(CrO42−)离子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 2 CrO42− + 2 H3O+ ⇌ Cr2O72− + 3 H2O
很多有机化合物都可被铬酸氧化,并且目前已经研究出很多以六价铬为基础的氧化剂:
- 琼斯试剂:铬酸、硫酸和丙酮的水溶液,可将一级和二级醇氧化成相應的羧酸和酮,當中不饱和键不受影响。[1]
- 氯铬酸吡啶盐:由三氧化铬和吡啶酸盐配制,可将一级醇氧化为醛。[1]
- Collins试剂:三氧化铬和吡啶的加合物。
- 铬酰氯(CrO2Cl2)
例子
[编辑]定性分析
[编辑]铬酸稀溶液可将一级和二级醇氧化为醛酮,自身还原为铬(III),发生橙黄色至蓝绿色的颜色变化,可用于定性鉴定以上两者,三级醇不反应。[1]
替代品
[编辑]很多试剂都可将醇/醛氧化为羧酸,如镍(II)与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5] 这些氧化剂各有利弊。
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替代铬酸洗液来清洗玻璃仪器的水基清洗剂通常都含有碱、螯合剂和/或者含有表面活性剂,它们可以在常温使用,或者加热到沸点(需要有通风设施-碱性的气体是有害的)。这些清洗剂对于一般的污染物、大多数的标记、有机残留物、以及绝大多数的化学品残留都非常有效。常见的商品如RBS 35以及其最新的配方产品RBS T 105, 115等。其突出的优点是无毒和废液容易处理。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Freeman, F. "Chromic Acid" Encyclopedia of Reagents for Organic Synthesis (2001) John Wiley & Sons, doi:10.1002/047084289X.rc164
- ^ Kamm O.; Matthews, A. O. (1941). "p-Nitrobenzoic Acid". Org. Synth.; Coll. Vol. 1: 392.
- ^ Grummitt, O.; Egan, R.; Buck, A.. "Homophthalic Acid and Anhydride". Org. Synth.; Coll. Vol. 3: 449 (1955.
- ^ Eisenbraun, E. J.. "Cyclooctanone". Org. Synth.; Coll. Vol. 5: 310 (1973.
- ^ J. M. Grill, J. W. Ogle, S. A. Miller. An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System for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Alcohols, Aldehydes, and α,β-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J. Org. Chem. 2006, 71 (25): 9291–9296. doi:10.1021/jo0612574.